“健康”牌拉动茶消费
1995年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等同志提出“茶为国饮”的建议,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原省委副书记、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枫提出了“茶为国饮”的提案。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茶为国饮 健康消费”推进委员会专家团组长程启坤告诉导报记者,早在唐代,饮茶逐渐普及,成为风俗。宋代以后饮茶更为普及,百姓和宫廷,“斗茶”成风。龙团凤饼的贡茶品目多达40多种。饮茶专用器具,应运而生。咏茶诗词,层出不穷。明代以后,散叶茶有了更大发展,多茶类开始产生。饮茶的撮泡方式开始流行,紫砂茶壶应运而生,在文人学者的推动之下,全国上下饮茶风气更浓。清代以后,中国的茶叶出口量曾经在世界上处于霸主的地位,对推动世界人民的饮茶,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由于多茶类的全面发展,各产茶地名优茶的不断涌现,促进了饮茶风俗的更加普及。“茶为国饮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历史的必然。”程启坤说。
“从健康的角度多引导很重要。”浙江省农业厅茶叶科有关负责人指出:日本原本是一个碳酸饮料的消费大国,但是随着茶的传入和推广,茶文化不断被日本国民接受,以乌龙茶为代表,带动绿茶等茶叶的整体消费,日本对茶叶的消费最高时达到70%。
这位负责人指出,茶叶的包装也应该以体现茶的文化内涵为标准,包装的风格应该趋向于风格固定、品牌化、文化特征突显等,特别是更多体现“健康”的元素。
“很多企业也愿意通过举办绿茶大会、茶文化节、茶艺比赛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影响力,进而增强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开化龙顶茶叶市场总经理李文尧表示。
杭州浙大茶奕宝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的李先生对导报记者说:“按照我们的理解,茶就是一个健康饮料,因此首先应该从健康出发来推广、吸引消费者。”
“茶文化是茶叶产业的助推器,因此我认为促进茶产业的新发展应该重视茶文化的推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所是浙江弘扬茶文化的主力机构。研究会组织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被誉为绿茶中的“奥林匹克”,至今已经举办了10届。通过研讨会,推荐中国绿茶,弘扬绿茶文化,促进浙江甚至全国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