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人看来,徐跃华的说话多少有点“痴人说梦”。但数据显示,早在此前,好运顺已经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大肆扩张,单就山东,一年内就开了500个茶叶专柜。
好运顺的高调已经令业内有所震动。“他们是通过向经营者免费提供柜子、补助水电费,经营者无需事先支付茶叶款,而是售后结算。”一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简言之,经营者只需出劳动力就能卖茶,之后再根据销售额提取利润。
“小小蝼蚁,却能够将一座堤坝摧毁。”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此运营手段,节省了店租、员工费用等各类中间环节,如果茶柜摆得多,销售量大,利润还不少。退一步说,如果真如该品牌所说,公司赚10%、销售者赚20%的利润后,茶叶的价格仍然可比同行低50%以上。
价格利器无往不胜?
就在一个月前,该品牌已经在厦悄悄“潜伏”,并开出了50多个专柜,据说市场反应还不错。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消费者认同,好又顺靠的就是“大众化价格”的宣传。记者在其一处销售点看到,专柜中的茶叶定价多在几十元到几百元,最高的也不过500克近千元。
据该品牌另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平价专柜打出平价概念,采取平价措施,将推动茶叶价格加速走向透明,让老百姓不再雾里看花,从而买到物美价廉的茶叶,“当然,另一方面,还可能引发厦门茶叶终端出现一轮降价潮。”
尽管如此,实际情况是否真如其名字那般又“好”又“顺”,还有待观察。御上茗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厦门市民越来越认同品牌以及茶叶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平价概念满天飞的厦门市场,仅靠低价未必就能获得认同。
与此同时,厦门茶叶协会一负责人表示,茶叶不是工业化生产,很难按照严格的国家标准来执行,不像超市里卖的东西有相应的价格,而更多地需要靠个人经验的积累来判断价格。“所以消费者认为熟人更信得过,对茶叶平价专柜的认同感还需要长时间来检验与培养。”该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