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凤冈成功举办了“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后,全县茶产业遍地开花。
为了壮大当地的茶叶产业,使之成为规模发展,刘志芳可谓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他白天围着土地搞规划,晚上就上邻居家交心谈心,发动村民种茶,并免费搞技术帮扶。组里有个张文权,一家4口经济特别困难,没钱购茶苗,他恰好有4亩多地在规划的茶园中间。为了不影响整个茶园规划,刘志芳借了3000元现金给张文权,鼓励种茶。妻子还担心种茶失败了,钱还不回来怎么办。刘志芳安慰媳妇说:“放心,有我帮他,他一定会挣到钱。”就在2007年春茶刚刚结束,张文权就把钱还回来了,对刘志芳一家是千恩万谢。
“小刘脑子灵活,爱钻肯干,这里的茶产业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效果。”老村长龙吾学坦言。
在发动大家种茶时,有的村民犯了嘀咕,种这么多茶,一时采忙不过来怎么办?请人要开工资工人又不固定,盈利也不多。有人开始打退堂鼓,于是他在村民中算了一笔小帐。以种一亩赚1000元计,种10亩就赚10000元,如果固定几个工人长期做,自己乐得轻松当老板赚钱,还留住了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经他这么一算,村民种茶激情高涨,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双桥组70多户村民家家种上了茶,形成规模的连片茶就有500多亩。土地少的村民还租了湄潭永兴的20多亩土地来种茶。
茶叶发展起来了,村民们都种上了茶,这么多茶要有销路,要有市场,要让村民真正赢利,怎么办?一是茶叶要上质量,二是要修通茶区产业路。这一想法与临江村支部书记吴亮的“产业促路通,路通带产业”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志芳,小面积土地整治专项资金规划到你们组了,后面的工作就看你的咯!”村支部书记吴亮接到镇政府通知后,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了刘志芳,喜得刘志芳半天合不拢嘴。当天晚上刘志芳就找来另一名副组长张力,到各家各户传递喜讯并召开了村民小组议事会,按家庭收入实际投资投劳把路修通入户。
第二天一早,刘志芳和张力兴高采烈地带着尺子、竹杆等工具来到规划的茶园地,70多户村民只来十几户。原来大多数村民害怕修路占了自己精心呵护好的茶园。怎么办?小土地整治专项资金1 公里是13万元呀!一共8公里的资金,按眼前的收入计算,这要穷尽全组人40年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办好的呀!这笔帐在刘志芳肚里打着转转,说什么也不能让上级的扶持在他这里退回。他和张力再次召集村民议事,把帐给大家算了又算,最终说服了大多数人,其中还是有杨光权、龙从军、赵仕刚、赵仕红等人不松口,非得要有好茶园和他们置换,刘志芳当即表态用他最好的茶园和他们调换。就这样刘志芳把精心呵护长得最旺的3亩茶园调换给他们了。你说不心痛吗?那可是他的命根子!长年累计下来损失是多大呀!
“按照目前的茶市场价格,小刘的一亩茶1年至少要收入3000多元,10年就是30000多,如今他拿出去了3亩,为了大家的公益事业,他真能吃亏!”进化镇副镇长杨勇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为了把小土地整治工程落实好,做好村民思想工作,修通致富产业路,刘志芳没少磨嘴,没少跑路,调换了上等茶园不算,自己的茶地也硬占了2.5亩,集资2500多元现金。几个月下来,人整整瘦了一圈。
“只要他做的是对的,我就得支持,他为了修路,常常整夜睡不着,有时还悄悄流泪。”这是刘志芳妻子的话。还告诉大家丈夫怕她不同意拿自家茶园和村民调换,采取了先斩后奏。
“当有村民电话告诉我说,刘志芳哭了。一个男人怎么会哭呢?老村长和他媳妇不说我还真不信!”村支部书记吴亮说得很动情。
诚然,在修路那段日子,刘志芳千百次在想,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自己又得到了什么? 但是党员的义务告诉自己,党员就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党员就得带好头,修路是造福子孙!这么好的项目决不能打退堂鼓!
刘志芳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茶农,他没有忘却一个党员的责任,没有忘却养育他的热土。
2009年6月临江村村主任任永福从楼摔下来摔成重伤,村里组织各村民组捐款,双桥组在刘志芳组织下最先捐款也捐助最多(近2000元);2009年的10月双桥组狂犬病人唐德华怕犯病伤害他人而自杀,留下了一个弱智媳妇和一双未成年儿女,刘志芳率先组织当地群众捐款1600多元,主动积极的帮助唐德华家人安排好后事。
刘志芳舍小利图大利,勤劳务实,一心为他人的精神和事迹吹过了双桥组,飞出了临江村。
部长来了!在剌骨的寒风中,县委组织部部长蔡珑宾走进了党员便民服务点刘志芳家,亲切地对他说:“小刘,你为我们农村无职党员树起了一面很好的旗帜,是榜样,值得全县党员学习,希望你继续发扬你的风格,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更宽更阔的致富路!”暖人的话语让刘志芳心中趟过一阵阵热流,无悔自己付出的一切。
而今,双桥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组村民的齐心努力下,投资投劳250多万元的各项工程已经竣工。
“五年后,我们这里一定会大变模样,这里将会和田坝形成南北媲美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在刘志芳黑瘦的脸上,写满了自信的微笑。
徜徉于茶的海洋,踩着砂石路,刘志芳又开始忙碌在他的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