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野生中药材资源亟待保护
发布时间 2010-02-05 浏览 23867 次
武都县豹骨每年收10——20架,麝香每年收80——100两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很少听到金钱豹在陇南出没的消息,五灵脂 (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飞鼠及其它近缘动物的粪便),上世纪七十年代仅在武都磨坝乡每年就可收购数吨。以上三种动物药材除麝有少量残存外,金钱豹、五灵脂 在陇南地面悄然消失,另外羌活 鱼被大量捕捞也面临绝灭。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条例,地方政府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社会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愈来愈强。最近《广州日报》举行“拒绝消费野生动物”系列访谈,倡议不吃、不提供野生动物菜肴,不购买任何濒危动物制品与药材。中医界一些专家呼吁不以濒危物种入药。现在出口猪苓 也只收家种,拒绝野生品种。各种保护措施确实很重要,但要保护的东西毕竟是分布在边远的深山老林,它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轻易地遭受侵害。显然,保护挽救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堵”固然重要,但只有做好“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09)22号文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加快物种资源库建设。在药用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一批繁育基地,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繁育和替代品研究,促进恢复和发展。这一重大决策不只对[FS:PAGE]中药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建立陇南濒危野生动植物中药材资源繁育基地,是当务之急,很有必要。陇南有条件有能力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陇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悠久的中药材栽培历史,积累有不少经验,建国以来在中药材培育、引种、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陇南一些民间中药材开发专业合作社、协会,已小规模地开展探索驯化、培育野生动植物中药材品种的工作。为了保护好陇南中药材资源,陇南应进一步加强对濒危野生动植物中药材资源繁育的科学研究和繁育基地建设,建好自己的野生中药材物种资源库,普及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技术。切实有效的疏导措施,会让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更加有力、有效,陇南“千年药乡”和“天然药库”则将得以健康发展,永续利用。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