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安吉白茶引出“是非风波”
发布时间 2010-02-08 浏览 23922 次
发现的地方,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母亲和孩子生怕这地的人不接待他们,没想到,这里住的人们热情善良,一听说他们的遭遇,立即帮助母子找了一块地,村民还负责把房子给修好了。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住了下来。随后的一个春天里,渐渐平静下来的母亲发现了这棵神奇的白茶树,但是她想到“茶”字仍旧心有余悸,所以,为了回避“茶”字,同时也为纪念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和睦与友善,白茶树所在的区域就被称为“世外茗源”,而不是“世外茶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外茗源”一词就传开了。至今,桂家人已经在世外茗源居住了“十三代”。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茶叶品种繁多,单单按照茶叶颜色进行分类,就有六大种类:黄茶、青茶、白茶绿茶红茶黑茶,而且,每种颜色的茶又可以分为很多小类,上文提及的安吉白茶只不过是绿茶中的一种而已,而且是新发现的一个品种。

所以,只是因为安吉的生态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安吉白茶发现过程很“神奇”,就把安吉白茶尊称为“世外茗源”,自然会引起大家的争议。很多人反对安吉白茶被称为“世外茗源”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毕竟中国的好茶有很多,珍贵品种也很多,最近崛起的湖南黑茶势头就很猛,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依据百度百科的资料,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人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具体说来,中国茶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神农说。唐 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其二,西周说。晋 常璩《华阳国志 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其三,秦汉说。西汉 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正因于此,我认为,安吉白茶是“世外茗源”也好,非“世外茗源”也好,沸沸扬扬的白茶娶妃事件还没有告一段落,安吉白茶引发的“是非风波”又已经快速上演了。也许,我们可以从安吉白茶的“是非风波”中看到中国茶叶崛起的巨大力量。(本文所陈述之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读者在选择引用时请注意甄别。)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