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陈建业:新理念缔造“新茶商”
发布时间 2010-02-09 浏览 24124 次
找机会。当他发现服装设备维修的行业前景后,便将其当作下海创业的首选。

“创业需要经验,要从零做起。”离开教师岗位,陈建业做的第一件事是“当学生”,走进服装设备维修培训班补充知识。没有想到的是,培训结束后,陈建业又被培训学校留下来担任“培训师”。

成为茶叶供应商

创业的念头一直激励着陈建业,担任“培训师”半年后,他办起了服装设备维修班。

而最后之所以转向经营茶叶,陈建业称起因还是维修班。1998年,维修班上的一位朋友给陈建业介绍了厦门鼓浪屿一家茶馆的老板。这位老板知道安溪盛产茶叶,因而托他从安溪带几斤铁观音

相对于兄弟姐妹来说,陈建业涉足茶叶经营可谓“半路出家”。从家里拿点样品,把自己的利润控制在最低限度,他以“物美价廉”的营销方式获得茶馆老板的信任。此后,除了安溪铁观音外,那位老板还把茶馆各类茶叶的采购任务全部委托给陈建业。

在安溪的经济总量中,涉茶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全县100多万人口中,80%涉茶,大部分人靠茶业谋生致富。陈建业自小又在“茶叶世家”中长大,其兄弟姐妹也常常鼓励他参与茶叶经营,曾开玩笑地说,“团揉出一粒高质量的茶球就可以抵得上他一年的工资”。

在有了相对固定的客户后,陈建业正式转型经营茶叶生意。

投建800多亩茶园

“好茶叶不容易拿到。”这是陈建业从事茶叶生意不久后的感叹。

为了采购到高质量的茶叶,陈建业白天卖茶叶,晚上还得回到乡下向茶农收购茶叶,有时候为了好茶叶要和茶农一起熬到通宵,凌晨时再从乡下赶回县城。

“即使是待在乡下陪茶农过夜,一包好茶也经常与好几个经销商分享。”好茶来之不易,陈建业心想,要是有生产基地就好了,生产的好茶可由自己包销。

但他的想法并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那时候建生产基地还处于初期,大家都‘重经营、轻基地’,并不看好此项投资。”发展事业首先要从源头入手,加快茶树良种引进和选育,建好茶园。陈建业告诉记者,自家人毕竟比较好沟通,最终在他们的支持下,很快就兴建了800多亩的茶叶生产基地。

“高端茶叶一定要由自己的基地生产出来,掌握核心产品,企业才有竞争优势。”陈建业创建茶叶生产基地为日后发展壮大做好了准备。

熟悉茶叶的人都知道,好茶首先得看产地,不同的山头可以产出不同品质的茶叶。陈建业发现石质地更容易产出高品质的茶叶,因此,他创新性地培育“见不到土”的茶园——在茶树间铺上风化石,这样的茶园杂草少,茶叶“含有石头元素的味道”。

“仅有高质量的茶叶还不够,还需要有好的品牌。”陈建业萌生创建品牌的念头是在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做品牌就要付出。”他立即请专家做VI设计,创建属于自己的茶业品牌。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与统一的品牌形象,他很快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发展出30多家连锁店。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