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规范标准类。公开了《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思茅小粒咖啡综合标准》、《有机茶基地建设及管理规范》、《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及管理规范》、《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生产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普洱市茶企业诚信自律共同宣言》等。
9、相关信息类。公开了《普洱茶讯》、“普洱茶功效科研成果”发布会情况、普洱市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寻香问茶走滇南”采访团到普洱市采风、普洱市咖产业联合会召开理事会等。
(二)信息查询处理情况
1、网络查询情况。为了便于群众查询与茶产业为主的生物产业相关信息,我办向政务信息查询平台搜集发布常见问题83条,同时,为了及时有效地解答群众提问,我办信息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没待办件,截止12月30日,我办没收到一条转办或者代办问题。
2、96128电话查询。为全面接受群众查询以茶产业为主的生物产业的政务信息,我办按要求确定了“96128”政务信息电话专线(0879—2138734),指定了“96128”信息联络员,并将电话专线转接到手机上,确保专线电话正常运行。经省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随机抽查检测,我办的96128专线转接4次,成功4次,转接成功率、群众满意率100%。
(三)公开形式。我办紧紧围绕便于群众知情、办事、监督,通过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公开发布相关信息。一年来,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网、新华网以及茶办、茶协、咖协等网站,累计发布公开信息2万多条,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传播环保工作信息的作用。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根据相关文件法规,制定了普洱市茶办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了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各个环节的流程、时限等具体要求,并有具体科室负责处理。截止2009年12月3日,我办未收到一例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四、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处理以及应对情况
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没有引发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事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2009年,我办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组织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公开工作质量、版式创新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在尺度上难以把握,需进一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规定。
(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信息公开工作强大合力;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全面公开各类政府信息,不断提升公开信息质量;三是创新公开形式,积极探索新的公开渠道,进一步强化公开载体建设;四是努力改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条件,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办法,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推进我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