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赚钱的韩国茶商
发布时间 2010-02-13 浏览 23814 次
,“一套设备也只要两个人维护就可以了。”

而在浙江绝大多数茶园里,一名熟练的炒茶工,一天时间只能用手炒出三斤左右;使用国内目前较普遍的电动炒茶机,一天也仅能生产五斤左右的干茶。

因为炒茶工艺不同,国内的炒茶分青锅和煇锅两道工序,“虽然大的企业也在使用炒茶机,但是一般都只能实行单机操作,工作效率也比这种流水线慢了许多。”茶叶专家阮浩耕说。

韩国人不单单卖茶叶还要卖茶树油茶多酚

在赵基元的计划表里,今后两年的生产任务排得密密麻麻———2006年底完成整个茶园的改造工作,2007年整片茶田进入正常生产。今年还打算购买设备,对茶籽进行综合利用,同时对粗茶叶进行茶多酚提取。

赵基元心中有一笔账。“一斤茶树籽可以榨1两油、9两茶籽饼。茶树油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而榨剩的茶籽饼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相对于河南、江西等地的茶树来说,浙江茶树的产籽量非常少,但是利润却相对可观。目前茶籽油被公认具有降血脂等保健作用,在国内市场上比菜籽油贵2—3倍,在韩国的价格几乎是中国的5倍。“等设备全部落实到位,还打算从河南、江西等地购买茶树籽进行生产。”赵基元透露。

对于这位精明的商人而言,茶树的可利用资源还远不止这些。今后3年里,他打算继续投入500万美元,与浙江大学茶叶科技开发公司进行合作,从粗茶中提取茶多酚,也就是最近一批新上市牙膏中经常提到的那种必备成分。

这种赚钱手段和经验对浙江茶农很是有益

“韩国人来投资茶园,对于我们来说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他们带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现代茶产品的开发理念。”天台县林业特产局一位负责人说。

目前中国的茶行业基本上是由传统茶产业、茶饮料、茶馆业等几大部分构成,西方早就盛行的袋泡茶都还属于新产物。而在国际上,传统茶产业、茶饮料都属于夕阳产业,只有茶多酚还算得上是一种朝阳产品。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王岳飞就曾预测,按照目前的国际形势,今后5-10年,国内肯定会有一家茶多酚产品的大型生产企业出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些茶叶商就加快了到国内来投资茶叶行业的步伐。浙江省农业厅茶叶科的陆科长介绍,目前在浙江起码有100条日资茶叶生产线,“很多企业从采摘青叶到干茶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生产效率比国内生产企业普遍要高。”但是外商独资的茶田,目前仍只有天台这一家。

“对于韩国、日本来说,到中国投资茶园是实现产业转移的需要,他们利用中国的茶田资源和劳动力,从中国获取更高的利润。与此同时,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可以鞭策国内茶叶企业的产业化升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良性转移。”茶叶专家阮浩耕说。

对大多数的韩国人而言,绿茶还属于奢侈品。为了保护国内的绿茶行业,目前韩国对绿茶的进口有严格限制,进口关税高达540%。绿茶在韩国市场的价格比中国国内高出了15倍之多。但是按照两国的协定,关税很可能在2008年有大的降幅。

这一细节擦亮了很多韩国商人的眼睛。近两年,到国内来考察茶园的韩国人有增多趋势。“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信号。国内的茶叶商应该多关注韩国茶叶市场。”茶叶专家阮浩耕分析。

目前,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为世界第一,产量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三,而出口额则处于第四位。特别是近几年来,茶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绝大多数的茶叶出口企业属于薄利经销,利润空间只有1%—3%之间。”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王岳飞说。如何做深做大茶产业,提高这项浙江拳头农产品的附加值,正是一个热门话题。

“韩国虽然人口有限,但是韩国的茶文化渊源很深。如果关税能有大的降幅,对国内的茶叶出口企业来说是件好事情,所以可以早点瞄准韩国市场。”阮浩耕说。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