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喝茶并不挑剔,但凡觉得与心情与身体适宜,都不拒绝,绿茶、红茶、乌龙茶都藏在专门的冰箱里。菊花、 苦瓜也是先生茶杯的常客。
喝茶、品茶的另一个乐趣是聊天,柳萌先生说,前几年常常和邓友梅、李国文、叶楠、张洁几位朋友一起,聚在茶馆喝茶聊天,这几个有闲又能聊的朋友聚在一起,“任自己的嘴随意张合,不急不躁,无拘无束,话语就像溪水轻流漫淌”。聊天没有主题,就先生的经验,这样的聊天也不能有主题,否则就成了开会。聊天是信马由缰的,人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宣泄后放松下来。
虽然先生说“更希望别人把我当作编辑”,但是先生至今仍然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先生的文字,被评论家概括为具有“冷水泡茶慢慢浓”的艺术特性和阅读效果。先生说,自己写书写文章没有固定的谋篇和章法,常常是沿着顺畅的思索过程书写而成的,因此阅读起来也比较轻松。他说自己的原则是,无用、空洞的都不写,只写真正的感受。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给人坦诚随性感受的原因。
柳萌先生说,早期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的抒情散文多是感情浓烈的,而进入老年,文字就归于平淡了,写的多是人生体会的真情真话。这样的转变是一个过程,沉心喝茶读书也是一个过程。人生享受的便是这过程,松松散散即生活,品茶清淡即味道,看得清得失,才看得清生活。
在先生《生活的短章》里,有一段这样关于茶叶的描述:茶叶,在树上吸收着阳光雨露,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身躯,有一天放在锅里又烤又搓,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形色。终于等来在水中逍遥的时候……
读茶的变化历程在先生的经历里,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关于苦难的经历,无论是在文章里还是访谈中,先生都很少提起。他说,苦难本身不是财富,但当苦难来临,能做的只有在承受的过程中把他们变成历练和财富。
能在苦难过后,在平淡生活里拥有自在和安定的生活心态,将这样的坦诚胸怀舒展在干茶遇水后,其滋味也便慢慢滋上心头。
柳萌,本名刘濛。1935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编审,作家。多年从事报刊出版社文学编辑工作。曾任《乌兰察布日报》、《工人日报》、《新观察》编辑,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散文世界》杂志编委,《小说选刊》杂志社社长等。出版的主要散文随笔作品集有:《生活,这样告诉我》、《心灵的星光》、《寻找失落的梦》、《岁月忧欢》、《消融的雪》、《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柳萌卷》、《真情依旧》《春天的雨秋天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