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公共品牌,助推茶叶产业发展
2009年以来,市农办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以及茶叶生产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论证,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通过采用创建一个公共品牌的方式来提升襄樊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高茶叶销售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襄樊电大副教授陈新剑说,茶叶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有非常深厚文化底蕴的消费品,创建公共品牌本身也是宣传推广襄樊茶叶的过程,相信襄樊茶叶用公共品牌包装以后,必将对襄樊茶叶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市要创建的公共品牌,实质上是证明商标。证明商标是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是一种公用资源。
市工商局广告合同科副科长唐晓宏介绍,近年来,市场人气渐旺的“安溪铁观音”就是一个由安溪县打造的公共品牌。在这个公共品牌下,安溪县茶叶生产企业又自主创建了各自的品牌。襄樊茶叶在拥有公共品牌后,能够树立明确的、统一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日后的推介和宣传,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品质的特点,从而达到提升襄樊茶叶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之目的。
在公共品牌下,扶持5-8个主导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拥有茶叶品牌1000多个。在公共品牌创建后我市将着手对这些品牌进行整合,以彻底改变企业规模小、品牌多而杂的局面。
据介绍,我市将依据在“品牌共享、受益共赢、产权不变、独立核算”的原则,把分散的若干茶叶品牌通过合作社集中到公共品牌这面旗帜下,整合出5-8个由企业主导的品牌。
同时,市委、市政府将对加入公共品牌的企业实行政策补贴,加大对公共品牌的宣传、推介、培训、市场开拓力度,以及对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并组织金融部门支持参合企业,加强对茶叶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的质量监管,确保茶叶品质。
保康县农办主任陈永高说,保康县的茶叶营销人员有800多人,营销成本是很大的。全市创建公共品牌后,实现了一个口径对外,能够有效把各县(市)的营销、推介资源也一道整合起来,有效降低成本。“在公共品牌做大后,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将在市场作用下,逐步向公共品牌下的主导品牌企业靠拢,成为主导品牌下的企业。”李光河说:“今年4月,我市将开始对公共品牌进行宣传、推介。因为有公共品牌的支持,全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会更加迅速,预计2010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