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第12回,有一首《朝天子》的茶曲:
“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愀杪采叶儿楂,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醉了时想他,醒了时爱他,原来一缕儿千金价。”
很明显这里所说的“绝品清奇”芽茶,是以叶茶泡饮法而进行品饮的。与前面所说的吴月娘雪水烹江南凤团饼茶,是两种不同的品饮方法,后面一种叶茶瀹泡法,才是明代饮茶之主流。《金瓶梅》写的是宋代的事,其实反映的是明代的市俗生活,这从饮茶中也可以看出来。
明代的文人最喜清饮,强调天趣悉备自然真味,但在《金瓶梅》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加味茶,使茶成为一种混合饮料,如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果仁泡茶、瓜仁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白糖玫瑰茶、咸樱桃茶、姜茶、桂花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蜜饯金橙泡茶等等,真是举不胜举。这种迥然别于明代文人清饮的吃茶方式,正是明代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
婚恋中的茶礼是中国茶文化最有趣味的部分,《金瓶梅》由于大量描写男欢女爱的性生活,于是在“风流茶说合”的统辖下,出现了许多婚俗茶礼的描写,如19回写李瓶儿想再嫁西门庆,西门庆谈到“下茶”之事。第3回写西门庆女儿定亲“下茶”,又写西门庆养外宅,王婆问他怎么不请她“吃茶”,还引用“风流茶说合”的民谚。第92回写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去调戏已改嫁的小丈母孟玉楼,特地请她吃“双人儿”香茶。第91回写李衙内一心要娶西门庆遗孀孟玉楼,多次写到与茶礼有关的民俗:从打算“行茶礼”到“买办茶红酒礼”和去西门庆家“下茶”等等,多姿多彩地反映了“茶礼”在婚俗中应用的情况。小说描写的是市民阶层的茶文化,在人欲横流的冲荡下,幽雅的茶事也显得艳情漫漫。
由于明代人士对茶的喜好,也因为经营茶能带来利益,所以明代各类茶肆、茶坊、茶屋、茶摊、茶铺、茶馆等林立。通过《金瓶梅》中的茶坊插图我们对此也可略见一斑。
明代的茶馆与宋代相比,数量上更为可观,有增无减。茶馆里供应各种茶点、茶果。《金瓶梅》一书中提到,明代茶果有柑子、金橙、红菱、荔枝、马菱、橄榄、雪藕、雪梨、大枣、荸荠、石榴、李子等。至于茶点,因季因时各有不同,品种繁多,有饽饽、火烧、寿桃、蒸角儿、冰角儿、项皮酥、果馅饼儿、玫瑰擦禾卷儿、艾窝窝、芝米面枣糕、荷花饼、乳饼、玫瑰元宵饼、檀香饼等等,约40余种。
《金瓶梅》是在万历年间才开始流行的,许多茶书、茶诗词、茶杂著等,大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说,明代茶文化在万历年间已经发展到极盛阶段。品茶在明代成为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小说中出现那么多的茶事描写,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是作者对明代世俗茶风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概括,更是明代文人茶书、茶诗、茶文中难以见到的别样一种的茶文献。《金瓶梅》真不愧是描写明代市井世俗饮茶风俗的奇书。是我们采掇茶文献史料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
原作者:孔润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