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王爱敏和她的金杭茶楼
下一主题:66岁如东农民的“藿香
从童年劳苦中走过来的瑞科,中途的路遥遥而漫长,世事沧桑,磨练意志,又怎奈一个“愁”字了得。有时会词不达意,有时会言不由衷,有时会身不由己,有时会正话反说。但瑞科行事有方,最怕违背本意做事而泯灭良心,所以瑞科习茶参禅之目的,就是要在赵州“吃茶去”的禅机中回归人的“本来面目”抑或“本地风光”。好在经历本是一笔财富,又加上与茶的因缘,使他提升到了“品茶即品人”的一种境界,换言之,亦即“人品即茶品”。以瑞科之言,便是财富的财富了。从他义举投拍重大革命历史影片那天起,外界就给出了一个强劲的讯号:主旋律影片能够获得高上座率,两个效益能够统一。也许这笔财富能够使他义无返顾地走向河北茶文化建设的“快乐使命”之中。
“要开心,不要贪心”,是瑞科经常要讲的一句话。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以赵州禅师平常心处世的瑞科在事业上精进,在书画艺术园里耕耘,同样显现出另一番滋味和意境。茶人李瑞科有快乐也有愁苦。与众不同的是,在他脸上始终扬起灿烂的笑容。怪不得常有人称他为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其实他本人长得和弥勒佛非常相似。了解瑞科人格的人知道他的豪放雄强与他属性情中人相关,这在他无数次助人为乐的事例中均得以显现。在他的办公室里,许多人受到他的感染,也报以真诚的微笑,于是也就多了一种真情的交流和互动。瑞科的心情一向是快乐多于忧郁,无论是做自己的装饰工程,还是从事自己的收藏,或是投拍历史电影,他心里总是充满着自信和谦逊……
现在,我再一次走进李瑞科,为他泡上一壶香茗,然后,看看他所做的一件件事。其实,李瑞科的每一杯茶,永远充满了隽永和回味。茶,在李瑞科看来永远是载体,是引子抑或是一曲序幕。然而瑞科做事和做人也像一杯茶那样,清澄、透明、飘香,让人看得舒舒服服,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