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200年老茶馆风韵不减
发布时间 2010-02-24 浏览 22946 次
茶。茶馆门槛前有一块被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仅此就可以让人想象得到当年茶馆傲立街头迎送过往客商的繁华风光。而今历时200年后,一眼看过去,古老茶馆低矮破旧的二层瓦楼和黝黑的木板门面及馆内模糊不清的内设,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已经“风光不再”。

还好,老茶馆从外观上看虽显得有些破败,但却骨架完好,板桥人也一直在边经营边维护着,当地的村民也一如既往地来此休闲喝茶。

古韵足 墙黑地凹依然门庭若市

茶馆因长时间的烟熏火燎,四处黑乎乎的,用土筑成的地板凹凸不平,几张八仙桌和成年古董般的长方形木桌,配着几条被无数人磨得油亮光滑的长凳,天长日久,大部分桌凳缺角少棱、残缺不全。一些掉了瓷的茶杯反扣在桌面上,静静地卧着,等候着茶客们的到来,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质朴,仿佛百余年来从未变过。

每天太阳当头后,茶客们便陆续而至,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汉,他们高一脚低一脚地相继走进茶馆,找到自己熟悉的位置坐下,这时,热情的老板一家就会赶快端上土制的茶具。如果是一个人,就一个茶壶、一个茶杯,如果是几个相约一起来的,就多放几个茶杯。接着,老汉们纷纷烧起烟杆,花上5角钱便不计时辰泡在一壶酽茶里,一边小口小口地品着热茶,或东一句西一句地吹起散牛,或三四人一起打打牌,或独自倚在一个角落里暗自沉思,阳光透过低矮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一副怡然自得的情形。正所谓“忙里偷闲,喝碗茶去,闷中取乐,拿支烟来”。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清闲,话可以随便说,水可以随便添,虽然茶馆里不时会出现三三两两的旅游者前来观摩和拍照,也许是见多不怪的缘故,喝茶的老汉们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置身于此,仿佛时间被凝固了,顿时使人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此时,你仿佛已被喝茶的人感染了,老板娘招呼你坐下,随后忙碌中冲上一壶茶。虽说一人一壶一杯,但由于人太多,纷纷拿着杯子开始倒茶喝,茶壶和茶杯是白色胎底配上少许红花,在昏暗朦胧的屋内是那么绚丽夺目,琥珀色的茶水就着袅袅的茶香直冲鼻腔,沁入心脾;犹如在沙漠见到甘露,不一会儿的工夫,一壶茶已把一身的疲惫扫尽。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茶馆内有3把舀开水的壶,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奇的是大的舀起一壶刚好可以灌满一个大茶壶,中等的可以灌满一个八磅水壶,而小的则可以灌满五磅水壶,就像是特制的。

价格低 5角一壶苦心经营不后悔

据了解,茶馆老板娘叫万文凤,今年52岁,从嫁过来就开始经营祖祖辈辈留下的茶馆,细数下来已经历了五代传承,茶馆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真可谓“百年老店”,现在主要是以她为主在经营这个茶馆。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对外营业,现在主要来的是当地的老年人,在吃过午饭后,纷纷邀约来到这里喝茶,价格很便宜,5角钱一人一壶一杯,开水可以随便添加。

万文凤介绍,解放前,青龙街上曾开着数十家茶馆,后来只剩下她们一家。她说,前几年一壶茶只卖两角,一壶一杯可以让人在店里呆上一天,由于茶水价格太低,渐渐有些入不敷出,有段时间,她只好将茶馆关了。可茶馆关了后,四周的老人没有去处,整个青龙街也冷清了不少。后来在镇上老人和镇政府的要求下,她才又把茶馆开了起来,一壶茶也提高到了5角钱。但尽管如此,每天的收入也不过十多元钱。好在这个价格乡里老人还承担得起,人们又能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茶馆一起谈天说地了。

这时,一位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饶有兴趣地插话问老板娘: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你一壶茶只卖5角钱,这样的百年茶馆在全国也很少见,而且每天只有十几元的收入,你不怕开不下去吗?老板娘笑了笑回答说:“家里除了开茶馆外还种着田地,生活倒是不愁,而且开好这个茶馆,为老人们提供一个好去处,就算自己做了一点好事。”

时尚味年轻人在老茶馆里发短信

每逢板桥街天,茶馆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繁华场景。几位周边村寨来赶街的老人便来到这里,放下身上的箩筐或包,吆喝老板娘来上一壶茶,先喝上一杯后,随手拿出自己的烟斗有滋有味地抽起烟来。当街散后,一群年轻人围过来感受一下在百年茶馆喝茶的滋味,他们的脸上表现出了好奇的眼神,这里的每一件茶具在他们眼中都是有价值的。老板娘告诉记者,每到街子天,这里的生意是最好的。

虽然过去倍显热闹的茶馆里的说书人、戏班子早已不复存在,但老茶馆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是老人们聚会休闲的地方,偶尔也会看到城里一些时尚的年轻人,开着车来到青龙街上怀古探幽,先到街头的桂香楼和芝兰轩买上两斤芝麻饼,然后再相约进到老茶馆里坐一坐,一边喝茶一边给朋友发着短信,青龙街显得既古老又时尚。

记者 崔敏 通讯员 范南丹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