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祭红”颜色釉瓷为何
下一主题:谈色釉综合装饰的种类
乾隆朝廷续雍正时期的制作,配釉和烧成工艺已达到完美境界。
乾隆年间洒蓝、祭蓝、祭红、矾红、珊瑚红、粉黄、浇黄、松黄绿、瓜皮绿、鱼子绿、孔雀绿、紫金釉等高、低温颜色釉都堪与前朝媲
美,或有进一步提高。除烧造各种颜色釉瓷之外,还有仿木纹(图4)、仿竹器、仿象牙器、仿漆器、仿玉器、仿石器及各类惟妙惟肖的象生瓷。特别是颜色釉综合装饰技巧更趋进步,有复色釉、色釉彩绘、描金、色釉开光彩绘、色釉沥粉堆雕等等。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烧制的各种高、低温颜色釉继承了前朝的烧造工艺和品种特征,又集宋代官、哥、汝、定、钧、龙泉等名窑之大成,并有创新和发展,形成景德镇颜色釉特色。
嘉庆以后,瓷业生产每况愈下。由于配制颜色釉工艺较复杂,烧造成本较高,所以颜色釉品种逐渐减少,精品稀罕。清朝末期朝廷腐败,瓷业生产难以发展,民间色釉艺人纷纷改行,很多传统名贵色釉的生产技术逐渐失传。
民国初,景德镇仿古瓷盛行,恢复烧造了几种传统颜色釉。出现了几位从事研究色釉的名家。其中广东人吴霭生创新的白釉,其特色是肥厚、滋润,如脂如玉,称之为“玉绫窑”。当时烧制祭红釉、美人醉也较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