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养竹记》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健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文人在选择茶境时喜竹,不仅仅因为竹“虚心有节”,可以启人心智,洁人情怀,陶冶情操,还因竹的形态疏畅、洒落、神采若飞。竹的枝叶如鸾凤之仪,欣然而形,苍然而色,玉立风尘之表,且具有天然的野趣。竹有“贞心”、“贞姿”的品德与节操,而茶是“性洁不可污”且有“刚耿”的本色;于是,挺拔的竹和清雅的茶似乎能赋于许多人以“节气傲青云,文章高白雪”的志气;而风骨清明,置茶竹间,既可以使人享受自由逍遥、超凡脱谷的生活,又可以砥砺人的品德与节操。诚然,刻意追求雅致雅韵也好,故意表现自己是高人雅事也罢,都是一种情趣;而这种情趣不亚于流霞肴馔,茶艺之美自然也在其中了。
竹有清香清韵,当你潜入竹林时,犹如沉入绿海,呼吸着淡淡的,清纯、清香的空气,甜丝丝的滋味通过喉头气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脑及每根末梢血管和神经,而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使你快意沉浮,犹如若化成一尾在绿海中的鱼儿……品茶亦然。茶色之绿,如竹箨初解;那促人心灵清醒的颜色是那样的绿,绿得嫩,绿得新,绿得翠,绿得有生机,绿得清亮而透明,简直是“绿”色可餐,美不胜收。当那绿茶冲泡后,绿水碧叶,翩翩起舞,相映成趣的美景在眼前呈现时,呷一小口,一股浓郁、鲜爽、甘甜之味应运而生;当清香满口,香冲脑门,在六腑芬芳,回肠荡气时,再呷一口,茶汤如琼浆玉液从心底潺潺流过;使人舒心惬意、神清气爽,恍若身于仙境……如是,我们也闭目遐想,让心施摇荡、神思飘逸一番:那离了婆娑的竹影,摇漾的轻风,沁脾的野香,还有山色、泉声和茶,声萧萧、气氤氲……若此间品茗,当是一生一乐或一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