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8月1日起,欧盟又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mg/kg调整为0.01mg/kg,硫丹是一种具有杀螨作用的有机氯类广谱杀虫剂,属于高毒农药,广泛应用于茶叶、棉花等作物上。欧盟这一新壁垒相当于“检测标准严格了3000倍”,有可能使中国茶叶出口欧盟全面受阻。
欧盟之外,日本也将于明年5月起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其中对茶叶农残限制将有如下变化:设限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约144种;设限以外的农药残留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采用“干茶法”进行检测;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日本对设限外农药采用“一律标准”将极大增加中国出口茶叶农药被检出的几率,因违禁被追究的可能性极大,这将严重影响到中国的茶叶出口。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某负责人介绍到,中国茶叶农残和有害微生物问题仍存有较大隐患,农药管理和有害微生物控制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中国出口的茶叶多属于原料性的初级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缺乏自有出口品牌,较多企业仍未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多数产品充当国外品牌原料;行业内仍有不少企业自律、互律意识较差,只顾眼前利益,低价竞争,假冒品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破坏市场经营秩序现象时有发生。
避重就轻 企业转移出口方向
笔者了解到,不少茶叶出口企业都将出口重点向俄罗斯、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地逐渐转移,并表示要逐渐放弃掉欧盟、日本市场。
黄山市翡翠绿茶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及自营出口的企业,现有一家茶叶加工厂和一家拼配厂,占地1万平方米,出口产品有有机绿茶、蒸青茶、普洱茶、花茶等系列品种,几年来产品主销欧盟、美、日、韩等市场,销售额为数千万元。总经理金成贤告诉记者,中国的茶叶出口企业普遍进行恶性价格战,出口欧盟、日本本来就没什么利润,现在又有了新标准,公司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现在外销太难做了,本公司准备逐渐转型做内销,把‘黄山翡翠’这一茶叶品牌做大,此举比外销的风险要小很多。”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部蓝经理对记者表示到,8月1日以来,出口到欧盟的茶叶数量的确下降了不少,欧盟、日本的新标准对企业的出口业务肯定是有不少影响的,“不过,我们是出口额达数千万美元的大公司,不可能放弃掉欧盟、日本这些重点市场,所以还是会积极应对的,准备今后从‘茶原料采购’这一源头抓起,多生产有机茶、无公害茶及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只要茶产品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这3个方面都控制好,应该还是会最终攻破贸易壁垒的,当然,这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