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火了,安溪茶农笑了
发布时间 2010-04-04 浏览 22546 次
收入6435元,其中茶叶收入3560元。去年,安溪创下县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总产值、受益人口、茶农平均收入、茶产业配套程度等6项全国茶界第一。

  铁观音火了,安溪农民笑了。安溪县打响了一个品牌,富足了一方农民。

  哪里有茶叶市场,哪里就有安溪人

  清乾隆年间,安溪人发现培育了铁观音,此后安溪人对铁观音的品种选育、茶树繁殖、茶叶制作的研究从未间断。上世纪90年代,安溪农民只懂种茶、制茶,不懂市场开拓,茶叶越是丰收,价格越低。茶农曾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大批茶叶烧毁,把自己亲手种植的大片茶林砍光。

  安溪县委书记尤猛军说,我们给县域经济发展做了这样一个定位:工业强县,茶业富民。我们深切感受到安溪把“叶”当“业”的重要,安溪发展工业离不开茶业。1997年到安溪任职的尤猛军,一直参与和谋划安溪茶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对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启动安溪茶业“二次腾飞”而采取的一系列发展措施,他记忆犹新:1998年~2000年,安溪县委、县政府提出并实施茶业发展“三步走”发展思路,即第一步“创名牌,拓市场”;第二步“保名牌,抓质量”;第三步“建市场,组集团”。随着10万亩集中连片优质铁观音基地和6万亩茶叶绿色食品基地的建成,安溪茶业初步实现产品结构的科学调整。2000年~2002年,提出“建基地、提品质、拓市场”发展思路,开始建设20万亩无公害示范基地、10万亩优质铁观音基地、1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2万亩有机茶基地,为日后做大做强茶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3年,确立并实施“茶业产业化推进工程”,及时引导安溪茶农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品加工专业化、质量监督标准化、市场管理规范化、服务保障社会化”之路,大幅度提高茶叶生产的集约化水平。2004年,提出“以生态化思维抓茶叶生产、以工业思维抓产业链延伸、以品牌化思维抓市场营销”的发展思路,在茶业产业化的实践上下功夫,使茶业经济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增长点。2005年,顺应国际绿色饮品消费潮流,提出“绿色、品牌、诚信、文化”发展思路,坚持诚信立市,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安溪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05年以来打造了“凤山”牌、“八马”牌等一批质量信得过、市场打得响的茶叶品牌。其中,“凤山”、“祥华”牌铁观音分别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国务院国谊宾馆指定为专用茶。

,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