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讨论]紫砂壶泡绿茶有
下一主题:菊花茶道 浅谈菊花茶
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者。煎茶道的代表人物除陆羽外,还有常伯熊、皎然、卢同、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由于唐代茶人对茶艺茶道的痴迷,使之得以逐步完善,饮茶修道的思想正式确立。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至南宋末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点茶道形成于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朝初期,至明朝末期而亡,历时约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明朝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等三种形式;并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但由于近代世事无凭,人心浮动,泥沙俱下,玉石皆焚。无数优良的传统、风俗、技艺、习惯被遗弃殆尽,不禁令人扼腕叹息。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有一线生机。好在当今我们痛定思痛,已悟出先人创造的诸多文化遗产的珍贵,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予以恢复,可谓亡羊补牢。但当今所恢复者,其实是明清时期兴起的泡茶道,以相去不远,尚有流韵遗响,奄奄一息于民间。能得劫后余生,真不幸中之大幸。
值得一提者,自唐宋经元明而至清代,在千余年的漫长过程中,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经无数代日本茶人的增润取舍,阐微发扬,最终形成了日本的“煎茶道” “抹茶道”等名目。茶道源于中国而光大于日本的事实,正验证了孔子的名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