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具文化之茶具的实用
下一主题:谨防现代大师瓷器收藏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