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蜀麓陶苑尽风流——记
下一主题:安徽岳西茶农当上国家
在生意日渐红火的时候,汪曙光开始谋划更大的发展。他只把在饭店里搞茶艺表演当做跳板,而一个更大的发展蓝图在汪曙光心中逐渐清晰。很快,他在马连道的茶叶店开张了,又以几乎一年一家的速度在北京开了4家茶艺馆,他在江西老家和山东等地参与投资的茶馆和茶品店数量也达到5家。汪曙光在一步步地构建属于他自己的茶叶帝国。
汪曙光说,过去在看到家乡上好的绿茶被当做农副产品出口感觉很心疼。事实上,茶叶与谷物不同,它本身具有无法估量的文化附加值,而充分挖掘出这种附加值,过去一斤只卖几百元的茶叶就可以卖到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
国际连锁之梦
“我这个人有野心,也敢于冒险,手里有1万元时敢做10万元的事。”而现在,恐怕汪曙光要用手里的几百万元做上亿元的事——他想通过规模化、规范化、连锁化的经营打造中国茶文化的“国际连锁”。
汪曙光深知,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让世界接受中国的茶道文化,并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他认为,自己的底气来源于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曾经经历过的无数次失败。“做生意像赛跑,我在不断寻找规律,寻找比别人跑得更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