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中医药学的研究,李裕南认为喝茶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健康上,他说,“茗皇茶”追求“天然、绿色”也是基于此。在“茗皇茶”最早的坡廉基地,记者看到,水秀山青的天地之间,梯田样分布的茶园层层染绿了山头。再走近,就会发现茶树的分布很不同:每两行之间一米五到两米的间隔,长着乱蓬蓬的野草、灌木,倒好像没人管似的。一问方知,原来这是李裕南自己研究出来的植物与生物防虫技术所要求的。
在国内,茶叶农药残留是老大难问题,因为病虫害太难控制。“茗皇茶能不能不施农药?”李裕南最初提出这种想法的时候,连专家们都笑,说这不可能。
可荒山野岭上开出茶园,坚持用这种方法一段时间后,大家却发现,这种保留原生态植物带的间种方式防虫效果比单纯生物方式更有效。同时,冬季时修剪枝条全部焚毁,土地用植物提取的对人体无害的药物进行消毒杀死虫卵,一旦发现茶虫立即采摘嫩叶等。虽然用这些方法增加了不少人力物力,开始时农民也难接受,可现在其长效却逐步显现出来。而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茗皇茶”的农药污染。
志在争当中国“茶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李裕南一步一个脚印所付出的辛勤汗水,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2001年底,他种植加工的“茗皇茶”被国家授予“绿色食品”证书,在2001湛江农博会上崭露头角,受到消费者喜爱。2002年他先后送“茗皇茶”参加广州农产品博览会和中国绿色食品2002福州博览会,均被抢购一空,并在福州博览会上荣获“畅销产品奖”。
最近在澳门举行的粤西名优产品展销会上,澳门特首何厚铧、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等官员品尝“茗皇茶”后,赞不绝口,连说可与台湾高山茶媲美。法国、日本等国客商也争着品尝该茶,纷纷与该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茗皇茶”在粤西名优产品展销会上“出尽风头”,成为“抢手货”,所带去展销的“茗皇茶”被抢购一空。湛江市常务副市长阮日生高兴地说,“茗皇茶”必定通过澳门粤西名优产品展这个平台打入国际市场。
对“茗皇茶”业今后的发展,李裕南充满信心,他所种植加工的“茗皇茶”争取在今年内评上省著名商标,用上几年时间评上中国驰名商标,力争坐上中国“茶王”这座交椅。
如今,他又立志要将中国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正与高校科研力量合作进行茶的更高端产品的开发,研究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固体茶饮料。李裕南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茗皇茶”能代替洋饮料进入更多人的生活。他对记者说:“想用自己这一代乃至更多几代人的努力,把‘茗皇茶’的事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家乡人民受益,让茶成为廉江新的特色产业,让廉江成为广东的‘安溪’。即使我有生之年看不到,后人能从中得益,那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