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再没有找到 那样的好茶了。上山到这家小店喝茶,谁要说他自己的茶好,老板绝对很慢条斯理的说:“ 这泡不如那年的爽口~” 大家都会笑笑说: 对~~
这几年的普洱茶热起来后,老板就厉害了, 开口就是:“我喝普洱茶有几十年了........”
大家都点头说是; 然后听他说说叶底,回甘什么的,他居然说得头头是道。于是,大家经常分他的茶。慢慢的发现,他喝的是毛茶,是没有压制过的。
小店,比以前破落了很多,石桌依旧,板凳依然;大家没有进屋,围石桌坐下后,大声的喊:“老板,来整点爽口的~~” 以前,老板回笑着出来的。
这次,小屋里却没有动静;好半天,从屋里出来个陌生人年轻人。
听我们乱七八糟的问了半天,年轻人才闹明白,“哦,你们就是明叔说的那些朋友了,明叔回老家去了,今年明叔老家的茶园大旱.................,明叔交代了,你们要来了我把大家照顾好的...........”年轻人说话有明显的云南口音。
其实,去年下山时候发现了山泉,一直没有给老板说,原本说给他一个惊喜,看来,要等上些日子了。
水烧好后,大家还是依旧泡茶;没有了主人家,就有一种失落感,好在山泉泡出的观音的确不同:汤醇且浓,香高绵长,在家里怎么也出不了如此靓汤;几泡茶汤落下后,人慢慢感觉到热了起来;偶尔一阵山风扶来,人就感觉在仙境中,对着山风呼出一口气,满口的余香升起来,环眼看到满山苍翠,间或几许红叶入目,其心大静。
年轻人在一旁很拘谨的,起初是不落坐,后来几圈烟抽下来,就健谈起来; 慢慢说到了明叔,年轻人的脸上就充满了敬佩的表情 。
晚餐时间,年轻人认真的备了一桌素席,鸡棕菌是大家感兴趣的;红亮的辣子油泡着干鸡棕菌,在云南也是好菜, 能够在重庆吃到这样正的,很不容易。 不过平时云南人一定要加很多肉,素席里是不加荤的,用的油也不能是混合油。
我是无所谓的,但朋友里面有几个吃长素的,对混合油很是敏感,锅子没有洗干净都有感觉的,这几个家伙吃了3碗米饭!
年轻人很谦虚的在一旁,说:”明叔特别交代的,不然有几位朋友要用普洱茶泡饭了。“大家又想起老板的种种好了,把老板又认真夸奖一番。
下山时,大家都带了不少山泉,只恨瓶子太小~ 一路上慢慢看着天色渐变,有人问到:”还有人和我一样口齿留香没有!!“ 大家都说有点感觉,现在仍然回香不断,那家伙得意起来,”我就说今年新秋茶,我的很不错。“这泡不如那年的爽口~"大家不约而同的说,说完大家很诧异,于是大家相对一笑,又想起老板来。
作者: 百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