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道
发布时间 2010-05-10 浏览 22957 次
与青年茶友交流茶道,是余心系之念。六月二日晨,为青年旅舍天棚外雨声所惊醒,早餐后雨转小,于是披雨出门,门外即西湖,烟遮雾蔽,近水无色,远山飘渺,西湖显露出它另一种风情,于是想到若以西湖之美比茶道,是丽日晴天之如诗如画,还是雾雨飘逸中的如幻如影。

窃以为不同阶层、文化、心境,均能有不同的认识,但长久以来,为茶道定义者只有文儒之士,但好茶品饮者则遍及坊巷,是否茶道与茶饮是相割裂两种形态?茶客们好的是一杯好茶,而文士好的是一场茶戏?

查经阅典,有关茶道的论述当不在少数,但于大众还是不懂,需靠各种铨释传世,实难普及。中国茶道实未演化成一种传世的形式,如日本茶道,今日有展示茶道者,多为一家之见之习,远未有共识矣。

余以为茶道作为大概念、命题,倒是切乎实际,其总领之下,海纳百川,相容众议,可化古而事今。古往今来,在神州大地,茶道存于理念,而理念的产生,表述与流传,是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的,社会日新,理念日陈,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一种理念欲求长生,必然追求与时俱进,从新的社会形态中吸取营养,才能发扬光大。

我辈事茶,意欲何求?在品饮一杯好茶。故以为茶道之要旨,在于泡好一杯茶,若手下沏出的茶汤难以入口,任何美伦美焕的形式与精深奥妙的理论都显失色。

因此追求茶道者,必先明茶理,识茶性,习茶艺,知茶礼,但此周全之求,能普及否,窃以为难,于广大茶众,饮茶只是生活的一部份,无心无暇关注茶之道,就如日本之茶道,君不见参于其者,每每均为茶道传人、僧侣、家庭主妇等少数时间宽裕者,于大众依然有更多紧要的事务。

茶道作为生活的艺术化、理念化的形态,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应该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表述形式与语言,若沉迷于古人的思维方式与意境中,必然成为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