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阳毛尖
有叫响全国的品牌
“接触毛尖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毛尖就是我的命,我要用一辈子来做毛尖事业。”
刘文新当时没敢把这个决定告诉家里人,因为500元在当时几乎是家里一年的收入。他租下门面房后,就到乡下向茶农收购茶叶,然后再卖。本来以为是一场冒险投资,结果却是“有惊无险”,开张后生意异常红火,第一个月就开始赚钱了。这时候,刘文新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干啥。
茶叶市场人气也越来越旺,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刘文新也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精明,对茶叶、对市场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样是茶庄,当人家还在用报纸包装茶叶时,刘文新就用塑料薄膜包装;当别人跟着用塑料薄膜时,刘文新就到广州加工彩印塑料袋;当其他茶商也采用塑料袋时,刘文新店里又摆出了彩印金属盒。他总比同行先行一步。
此外,刘文新还投建了信阳第一个专业保鲜库,将茶叶装满了冷库。后来其他商家的高级茶叶都卖完了,只能到他的茶庄来批发。因为茶庄的茶叶质量好,价格也翻了一倍,即使如此,还是销售一空。
1995年,只有一家茶庄的刘文新又不满足了,想着偌大一个茶叶产业,那么出名的信阳毛尖,却没有一个叫响全国的品牌。于是,他成立了信阳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并将“文新”作为企业的商标。“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商标,实际上也是一种冒险。不过,接触毛尖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毛尖就是我的命,我要用一辈子来做毛尖事业。”刘文新说。
成立“文新公司”之初,刘文新仍旧采用之前的收购方式:到乡下收茶叶,然后再贴上“文新”的商标卖。没过多久,刘文新就觉得这样不能保证质量,于是开始和茶农合作,投入技术和肥料,开发自己的茶叶基地。
在销售渠道上,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信阳毛尖的生产商走的仍是代理商路线。而刘文新觉得,唯一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只有自己的直营店。于是,从1995年到2000年,信阳地区的文新直营店已经达到8家,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茶叶品牌。2000年,刘文新又开始在郑州等地投建直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