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们对茶的品饮,除了外在的环境之外,重要的还必须有内在的心境。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茶人心境的形成和创造,来自于“虚静”。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虚静早有深刻的阐述,道家认为,人的心虚静之极,可以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天地万物,儒家则以静为本,致良知,止于至善;佛家认为,人的心灵不为名利欲望所占据,谓虚,人的思想不受外界的干扰,谓静。这种虚静,既顺乎茶之本性,又合乎人之心性。因此,虚静的心境,可以说是茶人的性情。性情之真来源于人对茶的品赏。人在工作的忙碌之后,生活的余暇之时,端起茶杯细啜漫品。当茶汤静静地浸润人们的心田时,人的心灵就在虚静中得到净化,精神也就在虚静中得到升华,这样就可以尽享怡然自得的人生之乐。由此看来,人们品茶,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生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心性的修炼、品质的涵养和人格力量的锻造。人们只要以宁静淡泊的心情,旷达超逸的襟怀去品茶,就一定能得到道德力量的扩充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就能更好地享受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真趣。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关于人生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思想,构成互相联系统一的人生价值观,它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之中,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她与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会在一起,形成了共识与认同。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对于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工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研究和开发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弘扬和重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