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茶道的比较
发布时间 2010-06-17 浏览 26341 次
可看出,各类文人雅士之聚会场所,总少不了茶与酒,因而藉酒助兴或感伤世事,再者以茶解讽或舒解心中郁气,并随时与山水天地融合,进而吟咏出许多意境优雅的诗词。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见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斤。

  开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非垒,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

  四碗发冷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c.宗教:茶与佛教、道教一触即密不可分,在其潜修心性过程中,藉饮茶时之恬淡心境,去做〞出世〞和〞入世〞的冥思与探讨,其中以〞禅宗〞最为重视『茶道』,甚至将『茶道』当成参禅时必修的一门功课,所谓「用茶破睡」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日本茶道

  A.茶─大多以蒸青绿茶(煎茶)为主,近年来也饮用乌龙茶。

  民间普遍用泡茶法,最不良的习惯就是喝冷茶,与中国所称忌喝冷茶及隔夜茶有所出入。

  B.道─以日本之茶道基础来说,一大篇的繁文褥节和不断重覆的规定动作,再加上宾主间严肃拘谨的心态与宁静萧瑟的气氛,最不敢恭维的是一问一答的对话,将整个过程〔礼仪〕化,如同天皇召见一般,这样的茶道简直是作茧自缚。

  3.英国茶道

  A.茶─大多以加味或拌花的茶叶为主。

  B.道─英国这种开放性茶道,可喜的是有饮茶的新生命、新传统作基础,普遍又活跃;但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只知『为饮茶而饮茶』而已,对中国之茶道而言,还只能在门外徘徊,未能登堂入室。

  后记

  一.茶的发现与利用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是上古先民的代表人物,距今约有五千年了。茶叶,有文字的记载也有三千年以上,首见周公旦<尔雅.释木篇>:『檟,苦茶。』檟─是茶叶的古名。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丹漆茶秘.....皆纳贡之。』足以说明在公元前1066年时,茶叶便作为『贡品』。王褒的一纸<僮约>(公元前59年签订之工作契约)中,有『烹茶尽具』与『武阳买茶』的记载,描述出当时社会中以茶为饮料,且有商品交易之行为。

  茶神─陆羽

  陆羽(公元728~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门县)。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浙江湖州苕溪,着作<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