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藩:谱写国际茶文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10-06-22 浏览 27709 次
是多么崇高和严肃。所以中国人是有道而不言轻易言道,不习惯 随便使用‘茶道 ’的辞汇,这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而在日本对道字的理解,不那么严肃便产生了‘茶道 ’、‘花道 ’…”陈彬藩的博学多才,使得在座的日本客人肃然起敬,连连点头称是 。

侃侃而谈的陈彬藩述说到这里,进一步解释:茶在中国是“举国之饮”。 品茶不单是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品茶是一 种享受,一种熏陶。人们在饮茶中,要领悟到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不 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惟羡四江水,曾向竟 陵城下来,”中国茶圣陆羽这种淡泊明志和高风亮节,也可说是中国“茶 道”。中国茶道的哲理是“品茗要品好茶,做人要做好人;要学做人,先 去学品茶吧。”现代中国茶人提倡精神——先苦后甜,也是中国“茶道” 。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礼、敬、和、爱等传统的中国道德一脉相承。家庭之 中,后辈给长辈奉茶,是为知礼;朋友之间,客来茶当酒,“君子之交淡 如水”,彼此之间有罅隙,品茗交谈,可以拆除樊篱,体现“礼之用,和 为贵”;当你进取时,灵芽催灵感,有助于你发挥创造性;这些都体现中 国茶文化,按日本人习惯说法,也可以说是中国茶道的内涵。

不知是被陈彬藩的渊博的“茶道”所折服,还是被陈彬藩非凡的气质所感 化,那位原先态度二分傲慢的记者,对陈彬藩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

像这样的事陈彬藩在日本还碰到许多。有次到东京大商社的社长,请陈彬 藩吃饭,大大称赞他在日本推销的乌龙茶所取得的成绩。席间有位客人听 了很不服气,就说:“论传统文化,中国人是日本人老师;论实现现代化 ,中国人只能当学生因为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辨事拖拉,不懂得时间就 是金钱。”面对这种挑衅,陈彬藩想起民族英雄林则徐所说:“善用威者 不轻怒”的名言,笑容满面地答道:“你这位先生的话讲错了。日本人所 宣扬的‘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是从哪里来?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 就在传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诗句,它是说时间就是 黄金。你刚才的话,只翻译了这首诗的前半句,而我们中国人现在是强调 后半句,就是时间比黄金更贵重。”陈彬藩的话音刚落,整桌酒席的人都 点头称是,那位原先态度十分傲慢的日本人,脸红耳赤地表示歉意。主持 宴会时社长立即站起来说:“我们都要为陈先生所说‘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这句名言干杯!陈先生是卓越的茶叶专家,也是卓越的外交家”。

由于在日本推销乌龙茶的显赫业绩,陈彬藩升任福建省驻香港代表机构— —华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华闽公司迅速扭亏为盈,他于1985年又升 任福建省副省长兼对外贸易委员会主任,后来他被调任中国信托投资公司 香港集团副董事长、浙江省政府特聘顾问兼香港富春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湖南省副省长、中国侨联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务委员。1996年 ,他激流勇退,辞去政坛上的所有领导职务,只保留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 名誉教授身份。

1998年,陈彬藩去美国探亲,因突发心脏病,在美国进行心脏器官移植 手术,客居纽约,令他产生无限的思乡情绪,但无论在何时何地,他的中 国茶文化情结却总是难以割舍。1999年,当国内一位著名学者到美国看 望他时,陈先生禁不住热泪盈眶,作诗表达自己怀念祖国和对茶文化的深 厚情感,诗曰:

谢北京友人来访

纽约机场喜相逢 异国他乡故知情

薄酒三盏酬知己 清茶一碗表寸心

品西湖龙井茶

绿云岚起水茵蕴 陆羽经传意趣新

临窗小晤牵旧识 杯中难舍故园情

品乌龙茶铁观音

观音茶味兰花香 宜兴壶中玛瑙光

但愿佳茗能醉客 梦中犹记在家乡

在陈先生看来,虽然自己暂时不能回到家乡,但他的情感和身驱永远属于 祖国。在美国的日子里,无论是炎夏的酷暑,还是冷霜的严冬,陈先生依 然一如既往地撰写着他的茶叶新篇,他的中国茶文化情结难以割舍。进入 新世纪,陈彬藩又完成了两部新著,一部是与国内茶文化专家一起编辑出 版的长达250多万字的《中国茶文化经典》,另一部是与陈杭生合著的英 文版《茶的科学与文化》。

茶,使陈彬藩不断攀登人生完美的境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