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现象:上司本想了解下属工作究竟如何,当看到下属忙忙碌碌辛劳工作时,就放心了,可直到工作结果出来,管理者才知道,原来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原因在于什么,在于管理者没有找到事件的关键点,光看是否忙碌,显然不能代表工作过程的有效性。
4、得到下属的承诺,让下属先承担起责任
对下属工作过程的管理与管理方式,需提前与下属沟通,让下属意识到对过程的关注以及过程责任的担负。
5、创造责任和被监管两种压力
让员工意识到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既使如此,也需要在管理要求上给员工一定的持续的监管,责任与监管相结合,才能确保员工以过程的重视以及对过程的把控意识。
6、过程管控制度化,工作安排书面化
对一个下属进行过程管理,需要的是技巧和耐心;对于整个团队、整个企业,则需要制度与流程的支持,规范的管理一定要有书面记录。
二、方法借鉴
1、关键点检查法
找到工作过程的关键点,通过对关键点进行记录、分析与控制,来了解并指导过程的进展。工厂夜间保安巡逻工作的控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工厂一些在贵重设备设施和财产的地方以及有安全隐患的偏僻点设置巡逻记录本,保安巡逻时必须到达这些点并签署时间、姓名和巡逻情况,以确保对这些地方的安全巡逻。这就是显著的关键点检查法。 4、小周期高频率的工作等级评价法
此类方法适合针对一个团队或多位下属同时进行。以团队内部员工之间的比较和排序来了解达到工作成效的程度。小周期高频率,简单地说就是周期性的多次评价,最后将多次的评价集合起来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比如,生产部主管对生产车间所有领班每周进行一次评价,将每位领班按工作表现的程度以A、B、C三个等级进行排序,一个季度后,将有不少于12次的评价和排序。将这12次的排序综合起来,以被评为A、B、C等级的多少为主要依据,以领班评价的变化曲线为参考依据,对各位领班在生产部所有领班中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一个较客观地了解。而生产主管也可以任何时间来了解之前的总体评价,以对领班的工作有一个及时的了解和判断。
至少内部排序,方法可以多样,如强制分部、倒排等等均可,这里就不详述了。
5、日志自评法
这类方法在很多企业都有运用,但是运用的并不彻底和有成效。
比如,我曾在一家房地产集团企业开展培训,了解到该集团每月人手一本《工作日志》,员工先将自己当月的工作进行列表式的计划。然后,每周均有一个细致的列表式计划,每天都有一个计划和完成情况。一周一次自我总结与评分,每月一次自我总评并交与上级评分。
通过这种方式,上级可以很容易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也可以随时通过检查员工的《工作日志》了解到工作的即时信息。
显然,如果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这样的日志自评法就会更有效果。该法有二个关键点值得关注:第一,员工必须遵守规则,即时更新日志信息;第二,员工应按要求列出工作的计划明细并对应如实地评估计划明细的完成情况。
6、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
不定时不定期的抽查是一种很有效的监管方法,不仅使下属始终有持续的关注压力,也使得过程得到有效地持续管理。
通常,对下属的工作进行过程管控,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只要方法选择恰当,时间点选择巧妙,多与下属进行必要的沟通,管理者一定会得到“管得少理得好”的效果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