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他在中山北路建成富含文化气息、品味高雅的文新茶庄。文新茶庄实行的是一店(茶叶专卖店)一馆(茶艺馆)的营销模式,一边是茶叶专卖店,一边是是茶艺馆。按照一店一馆的模式,文新公司在郑州、南阳、洛阳、濮阳、平顶山、大连开设了一店一馆。
深一层:做“信阳毛尖的复兴者”
刘文新的老家浉河区何家寨村的高明,十几年前和刘文新一样卖茶叶。一年辛苦下来只能落个“肚儿圆”。今天,当高明成为文新公司建在何家寨的毛尖生产基地的成员后,茶叶由公司统一收购,一年收入四五万元。像高明一样,信阳市以此收益的茶农有1万多人。
信阳自古是茶乡,苏东坡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早在1958年,信阳毛尖便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然而今天,同属绿茶的西湖龙井、碧螺春名声在外。刘文新说,信阳毛尖之所以长期没有做大做强,就是没有一个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每到春茶上市季节,从担筐的到开车的,从街头练摊的到茶叶专卖店,大家卖的都是信阳毛尖。刘文新清楚,只有信阳毛尖的名气打出去了,茶农、茶商才有钱可赚。
走进文新茶楼,信阳不同产地的毛尖也让人目不暇接: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等级的“信阳毛尖”,以质论价,谢绝还价。本来是10元钱1公斤的茶叶,提篮叫卖望天叫价,买方把价钱砍到地下,最终双方说成的价格也就10元左右,卖方说没有赚钱,买方还说吃了亏。文新茶庄的“谢绝还价”,刘文新是想建立信阳毛尖的市场“商誉”,同时为真正的信阳茶商正名。
刘文新原来的想法是把文新茶叶打造成知名品牌。后来他的想法有了改变:做“信阳毛尖的复兴者”——把文新茶叶打造成知名品牌,进而提升信阳毛尖的知名度。因为属于毛尖的文新茶叶只有借助信阳毛尖的美誉才能发展,而信阳毛尖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名扬天下。要做“信阳毛尖的复兴者”,是33岁刘文新的追求。而这,是一种超越,是超越了自己和自己公司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