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这种历史继承性,在形式和技巧方面表现得很明显,大多都是在继承前人留下的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形式在今天有的发升了变化,有的则基本未变。紫砂壶的历史继承性同样表现在内容方面,现在许多紫砂壶的素材也来源于先前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题材,也有相关学科门类中的题材等。紫砂壶的历史继承性还体现在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上,有强调“摹仿”自然与“和谐、秩序、比例、平衡”的形式美,形成了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有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以抽象的手法展现对象的整体风神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和象征力代替外形的写实,创造出另一番境界。在创作方法上,以在现生活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倾向和以表现理想为核心的浪漫主义倾向为主要艺术方法。紫砂壶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继承只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就在当今,许多紫砂艺人还在重复着仿制前人的优秀传世作品,从中汲取优秀的文化艺术精髓,为创新打下必要的根基。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发展的质的飞跃,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紫砂艺术的发展。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东拼西凑,前人的作品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物质技术分不开的,现在的人也不可能回到前人的生活状态中去,因此为了创新,我们应该学会坚持批判的原则,对紫砂艺术遗产应该批判地继承,把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经验继承下来。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复制和抄袭,对前人留下的紫砂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紫砂艺术传统,又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吸收,转化为现代紫砂艺术的营养。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一个人区别与另一个人,关键在于要有独得的创造,对紫砂壶的内容、形式、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紫砂壶的要求。
谈紫砂的艺术风格,就是每个紫砂艺人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景交互作用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紫砂艺人创造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紫砂艺术风格是紫砂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紫砂艺术特征。每个紫砂艺人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必然要在紫砂艺术作品上留下个人的气质、性格、禀赋、艺术趣味的印记,紫砂艺人的艺术才能和心理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紫砂艺人的创作个性不同于生活中的个性,紫砂创作的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是创作上成熟的表现,与个人的性格、生活阅历、审美趣味、艺术修养等因素相关,创作个性的形成,与每个人的独特生活阅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有密切关系。生活培养了每个人的创作个性,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紫砂艺术结构的构建到紫砂艺术语言的运用,都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正因为如此,每个人从艺术体验到艺术构思,直到艺术传达和表现,始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构思方式和表现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紫砂艺术风格的形成还和紫砂艺术体裁、紫砂艺术材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紫砂艺术风格的形成不仅在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也在于作品的表达方式。因此,紫砂艺术风格的形成既和每个人的气质、性格、修养、人生经验、艺术追求有关,又是紫砂艺术题材、体裁、语言、材料、方法等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紫砂艺术风格是有历史继承性的,成功的紫砂艺人总是在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生活体验,创造出自己的紫砂艺术风格。紫砂艺术风格是不能模仿的,一个人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的成熟中肯定要向前辈紫砂艺术家学习,但学习的是创造经验,而不是模仿他们的艺术风格。
谈紫砂壶的艺术创作,其实也就是谈观念的转变、时代性表达、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去理解传统紫砂文化的内涵。由于紫砂壶是实用性、工艺性和审美性都很强的传统艺术陶瓷,在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紫砂壶的功能效用和现代审美情趣。作为紫砂创作者,应拓宽创作视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了解和应用相关艺术门类的科学技术,大胆尝试新技术、新工艺、新手法,积极增加经验积累,艺术创造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学会在奋斗中前进。我们应该深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具有优秀民族串统的紫砂陶艺术在紫砂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