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当代茶圣吴觉农
发布时间 2010-07-12 浏览 25554 次
合作撰写了长达13万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一书,并于1935年在上海印书馆出版发行。这是一个复兴中国茶业的战略性计划,曾引起农学界、茶叶界的高度重视,内中的许多论点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为了实施这个计划,倡议在江西修水、安徽祁门、浙江成嵊县(现嵊州市)建立茶叶试验场,开展茶叶科学试验研究;后又将实施计划扩展至湖南、湖北、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四川等省。这些试验研究基地都采用科学方法种茶、制茶、选育良种,并成了广大茶农仿效的榜样,对发展我国茶叶科学技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吴先生根据振兴中华茶业之需要,1933~1935年还先后赴英国、印度、日本、苏联等国考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了解国际茶叶市场动态。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位通晓世界茶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茶叶专家了。回国后,撰写出版了《世界主要产茶国之茶业》。他在研究各国茶业后说,若能“取他国之长,补我之短”,“积极推进,锐意改革,则我华茶命运自必有复兴之一日”。

  赤胆忠心创统制 旨在反帝反封建

  吴先生不仅重视茶叶科学技术研究,而且也重视茶业经济研究。他认为华茶之所以衰落,是由“外部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内部的封建结构”造成的。他为了“打破中间剥削,谋茶农之真正利益”,于1936年发动江西、安徽两省组织成立“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实行红茶统一运销。他的这一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举措,对垄断我国茶叶出口的洋庄、茶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正因为如此,上海市洋庄茶叶同业公会首先发表了一份带恐吓性的《痛切宣言》;接着他们又串通上海市总工会和一些丧失民族骨气的政客,继续发表“通电”、“宣告”,进行威胁。由于寡不敌众,刚刚起步的我国自营茶叶出口大计便就此夭折了。吴先生对此十分痛心,他在《中国农村》杂志以“反帝反封建的半幕戏”为题发表文章,愤然指出:“红茶统制具备着相当的反帝反封建意义,然而这个统制的基础先天根本脆弱……结果是茶叶受了帝国主义金融资金与茶栈的统制,贫困的茶农被统制于死地,……反帝反封建的主角──茶农被压在舞台之下,因此演不出半幕便匆匆地收场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中断,口岸沦陷,茶叶产销濒临绝境。为了拯救茶农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支授抗战,他倡议茶叶由国家统购统销,把分散在各省茶农手中的茶叶收购上来,进行集中加工和销售,这件在战火纷飞年代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办的事,在吴先生的斡旋之下,于1938年3月正式公布了《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管理出口茶叶办法大纲》。为推进“大纲”的实施,吴先生不顾敌机轰炸的危险,奔赴各产茶省督促成立茶叶管理机构,督办茶叶统购统销工作。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又一次与垄断我国茶叶出口的洋庄、茶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只是因为当时的若干口岸已被敌军占领,故而只得暂时将出口业务转移到香港,并在港亲自筹建富华公司。在吴先生等一批有识之上的努力下,1938~1939年的茶叶出口量已跃升到出口农产品的第一位,而且红茶平均价格也比前两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换取外汇支授抗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全心全意育人才 高瞻远瞩办科研

  1940年,吴先生倡议当时已搬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农学院成立茶叶系和茶叶专修科。采纳后,由他出任系主任,是年秋季即在各产茶省开始招生。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创办的高等茶叶专业系科,他本人也就成了我国高等茶叶教育的奠基人。

  珍珠港事变后,为了实现科技兴茶的宏愿,吴先生不疲奔波,到闽北山城崇安筹建我国有史以来的首家全国性茶叶科学研究所,并自任所长。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联合东南各省推行茶树更新运动,从事茶树栽培、茶叶制造、生化分析及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同时担负着普及茶叶科学知识的任务。在他的艰苦创业精神的感召之下,一批颇具声望的知名学者如当时的浙江大学教授蒋芸生、农学界前辈叶元鼎、经济学家叶作舟等均应邀担任相关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外,他们还编印了《茶叶研究》、《武夷通讯》等刊物,同时还翻译了很多国外资料。可以这样说,是吴先生为我国的茶叶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

  吴先生几十年奋斗如一日。老年仍从事国内外茶史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毕生著作也极为丰富。他主编的《茶经述评》,被誉为“20世纪的新茶经”和“茶学的里程碑”;他还主编了60万字的《茶叶全书》,同时还有其它许多著述问世。他的大量著作和理论,成了我国茶学历史文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吴觉农先生有一套饮茶养生之道。吴老一直活到93岁高龄,在他90岁时,思维依然敏捷,身体健康,眼睛不花。有人问他长寿健康的秘诀何在,他总是说:“我也想不出什么所以然,大概与多喝茶有关吧!我是搞茶叶的,与茶叶界联系很多,他们每年都给我寄茶叶来,因此我家里红茶绿茶、乌龙茶,好的差的样样都有,随时可喝。所以,我的身体还算健康,至少手脚灵活,做笔记也不必戴眼镜。特别是我的老伴,原来身体很差,后来经常喝茶,现在身体比我还好,还能做些家务劳动”。吴觉农真不愧为茶人典范,饮茶益寿的证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