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据清江锡龄撰《青城山行记》(青城山在四川省灌县西南,连峰不绝,风景秀丽,有8大洞,72小洞,东汉张道陵曾修道于此,道教称为“第五洞天”。)载:
“在圆明宫,坐甫定,闻必剥声不绝,询其故,道人曰:时屈薯春,贡期近矣。山中人躬自作苦,不图为贵客所闻。就视之,区 六七具,负鳝而列。墙外开曲实,数人燃薪其中, 炽,则以巨畚盛嫩茗纳入,合两手左右挠之 白毫茸茸然,斤得不过四五两,即山中所称之鸦雀嘴茶也。。。。”上清道人杨松如命小音汲麻姑泉烹新摘雀舌茶为供,色淡碧,香气浓郁, 近则编山皆檀,道人于谷雨前采摘,笼贮火焙,岁得不下数万斤,以其至精者充上贡,余则 诸松潘,保 、乌斯藏外夷诸国及成都、邛、眉各州邑,岁莸不皆,以故庙宇多富饶者。”
(五)结论
一,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据《史记》载:黄帝在甘肃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教传道之始, 所以道教是中国最古老最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道教学者葛玄在三国时期就首辟茶园种茶饮茶,所以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
二,道教的教理规定道教徒要“修道养德”。在个人修养上要做到“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建立一个公平的、和平的世界,并企图通过个人修炼达到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目的。茶的自然属性,药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正适合道教徒悟道也悟茶,通过饮茶使心灵得到清静、恬淡、扶寿、成仙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真谛。
三,陆羽创造的煮茶风炉,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支体均五行去百疾。巽主风,离主火,风能生火,火能熟水。五行相生相克,阴阳调和,从去达到“去百疾”、养生、羽化的目的。八卦、五行都是道家的教理,所以道教嗜茶,自然理在其中了。
四,道教徒爱茶,种茶,饮茶,并以茶敬鬼神。到清代还从事茶业贸易,对发展茶叶生产和宫观经济以及促进商品流通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