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作育英才 实事求是
下一主题:写茶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3, 杰出的茶诗人
作为茶人的陆羽,也许是幸运的,他毕竟留下了一部《茶经》,光照后人。作为诗人的陆羽却太不幸了,一只贮有诗歌的诗囊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丢失了,又没有后人为它搜寻遗稿。那时刻一部诗稿,是需要很多钱的,然而不幸之中之幸,他却有两首诗因为当时就在茶人口中流传开了,后被唐人笔记小说的作者收在他们的著作里,得以保存下来。清人彭定求等刻《全唐诗》,将其选录进去。这就是《六羡歌》和《会稽东小山》两首诗。《六羡歌》应该说是茶诗中的上乘之作,是他能够名列诗林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在中国茶诗写作中拿出的一个范式。但到目前为止很多茶诗家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日从竟陵城下来。"这是一首舍弃荣华富贵,将功名利禄看得轻如草灰,志行高洁的好诗。里面因为没有出现一个"茶"字,就难以将它划归到抒发茶情的这类诗中,往往将"西江水"泛指诗人像流水一样永远鲜活的向上精神。我想研究任何一首诗都不能忘了诗人这一审美主体。诗人一生嗜茶如命。这在许多传记中也有记载。"陆羽拜太子文学不就",他为什么不接受这个官衔呢?因为他认为自己所从事、所追求的茶学研究比做官更有意义,能给众生造福,自然也能扬名于后世。家乡那条徐徐流动的西江活水,轻波涟漪,给了他许多少年的美好回忆。他曾千百次汲取西江流水为禅院的恩师积公煎煮过茶,闻师亡后,便想起了这些往事。据《茶董补》载:"陆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地,闻师亡,悲之甚,作诗寄怀。"应该是抒写茶人志趣的一曲清歌无疑了。这首诗妙在写茶不点一个"茶"字,使诗的意境更广阔,更能不受局限,流传也就广远。陆羽还写过其它一些好茶诗,可惜踪迹茫然,也就不好多说了,就上述析评看,陆羽可说是中国茶诗中的一个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