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计存茶
发布时间 2010-07-30 浏览 23679 次
用笔写出来,外贸术语那几个英文词,他也还写得出来。我留意他订的货,紧压茶没得选择,散茶都是粗脚大手那一类。印象特深的是,下关的产品种类多,综合使用原料能力强,筛出的5、6级普洱茶粗壮肥硕但没有芽头。芽头用到滇青、青沱和茶砖盖面上了。出乎意外,姚老头专挑这个茶。日本人订了一批货,芽头特显,合同履行完还有一两吨堆尾。香港的茶商都不要,我想说服姚计,同时把价格拉低报给他。价低他也不要。我一再追问,他道出了原委。老辈人告诉李润,嫩芽存放时间久了会炭化掉,味儿也不好。原来嫩芽纤维度低,苦涩味不够,做绿茶口感好,做普洱却转不出醇味。到车间观察,如老嫩青茶同堆发酵,粗壮叶子还未发透,嫩芽已经烧了。

90年代初,省体委主任戴文忠和我率云南桥牌队参加香港国际城市桥牌邀请赛。除了比赛,我还要去参观姚计老先生存放云南普洱茶的仓库。他来赛场转了几次,要请桥牌队吃个饭。餐厅服务员看他那身穿着,只管我们,竟然不招呼他。餐厅很考究,菜肴有鱼翅、鲍鱼和燕窝。看戴主任诧异的神情,我告诉他,老头是个土财主,存了几百吨云南普洱茶,存茶数量在香港数第一。姚老头在香港有十多个存茶地点,他或租或买,全部是大楼的地层。仓里各类新老茶叶混杂堆放,从地到顶,见缝插针,堆得满满的,只有屁股大个地方周转。库房里没有圣书上说的缸罐器皿,没有空调更没有除湿机,一切依自然而自然,只有老头常在仓里翻来倒去折腾。

姚计老先生没有文化,他不知道法国人的科学实验,他想不到今天有那么多书在写普洱茶,但他有悟性,悟出了普洱茶几百年历史的真谛。与香港饮用普洱茶的历史相比,台湾短得多。香港人懂做普洱茶却不懂做文化,台湾人懂做文化却不懂做普洱茶,终于引来一片江湖混乱。有个叫茶煲小生2的网友大叫:“我晕头转向!我晕头转向!我晕头转向!”作家吴合对是个用心喝茶的人,喝了一年多,也喝晕了。他在徘徊中找到我,饮了一壶老茶,岁月的陈香让他清醒过来。看他的神情,高兴了。

香港回归前,姚计老人己患有“老人痴呆”症,什么人及事情都不能回忆起来,只是会常问起邹、林二人的近况。老人2000年病逝,享年88岁高龄。他走了,留下一批好茶,实实在在的好茶。

百年普洱茶图谱登了一张砖茶图,有悖历史,但不会影响姚计老人兢兢业业、光明磊落储存云南普洱茶的业绩。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