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公司领导和设计者新老交替,使先生早期的“公关”功败垂成,新设计者对中国
茶文化的了解不如对中国竹子的了解更多。先生领他们去茶产地体验、写生,真正费尽周折,最后仅出了四张:一张陆羽像、一张古茶树、一张法门寺出土的银茶碾、一张文征明的茶事画儿(见图片)。比先生当初预期的数量相差甚远。先生是准备出:一套出土茶文物的、一套古茶树的、一套古人画的茶事画的、一套茶乡风景的……。阴差阳错,唯其数量少,这套邮票的收藏价值更高,更弥足珍贵。可惜邮票的炒家儿们可能至今尚未认识到这份“奇货”。象当初生肖猴儿一样,这套邮票将来的身价不可估量。据说,目前为止,中国
茶文化的邮票,全世界也只有这一套,“绝版”和“孤本”的含义不言自明。 尽管也有一些茶的组织,出了一些力,但比起先生耗费的心血是微不足道的,先生为的是茶,心里装的是中国的
茶道。 这套邮票发行剪彩的时候,邮政的领导和设计师是会场耀眼的明星。先生是发起人,也是具体的办事人,虽是嘉宾,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也没有人知道他为这套邮票做了些什么,但先生很知足。因为邮票上终于有了中国
茶文化,而且还是第一次。
先生现为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主任。
茶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不知先生为中国茶道第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