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宴客举清茶
发布时间 2010-08-12 浏览 23068 次
以赢得朝野之口碑,结果坐失良机,敌援大至,惨败而退。

  兴宁二年(364年),已位进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桓温又被加官为扬州牧。此时的桓温,一举一动都顾及自身形象,为了表示在生活上一贯清廉节俭,每逢请客宴会,用以招待的只有七盘茶和果。陆纳出任吴兴太守之前,支向桓温辞行,谈话间问及桓温可饮多少酒,桓温说:酒不过三升,肉不过十块。桓温的这种虚伪的简朴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至少记载了宴客以茶一事的《晋书》的作者是受了他的蒙骗,以为桓温是"性俭"而有此举。

  其实,桓温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利用茶来玩弄政治权谋的人。

  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晋帝司马奕,改立简文帝,自己专擅朝政。次年简文帝死,野心勃勃的桓温要求加九锡,作代晋称帝的最后图谋。此时,一代名臣谢安出山,他得知桓温已染重病,便与他巧妙周旋,拖延时间。桓温终于未能加九锡而"抱憾"病死。

  桓温的"尚茶"之风在当时的影响或还可从一位督将的故事来见一斑。桓温部下有位督将因身体虚热,喝上了茶,后来越喝越厉害,经常非得喝上一斛二斗(即十二斗,一斛为十斗)才感到舒服,略减个几升便觉得不满足,以致后来家境贫困。有人问:这是什么病?一位"有识"之士说:这个病叫作"斛茗瘕"。

  这事出于《续搜神记》,实属怪诞、夸张,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王子喝茶不认茶

  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远没有受到普遍欢迎,在当时政治、经济的中心江南地区,虽然早已有栽种茶树的历史,但茶的引人入胜仅限于很少部分人中。这倒并不是人们不知道茶,实在是对茶的苦涩难以忍受。现在尚无法考证那时茶的采制工艺和煎泡手艺,但大致可以肯定,其工艺和手艺尚未达到能让人普遍接受的境地。

  然而,此时的茶在山林寺观中却显示了不同寻常的美感来。

  记述南朝刘宋史实的《宋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孝武帝时,新安王刘子鸾和他的哥哥豫章王刘子尚,一起前往八公山(今安徽寿县城北)访昙济道人。昙济以茶相待,两位王子饮后啧啧称奇,但他们不相信这就是茶,刘子尚说:"这真是甘露啊,岂能说是茶!"

  这两位王子也曾饮过茶,但其茶苦口不堪。现在八公山上昙济之茶美如甘露,反而不相信这也是茶。可见当时好茶难见,佳茗难求,这从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为什么茶事不见繁荣的原因。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