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螺形茶机制工艺及机具
下一主题: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
做青适度判断:鼻闻以嗅到清香为宜,即青叶青花味消失,果花香明显。外形颜色表现是叶柄变柔软,叶脉水分消失,呈龟背状或呈汤匙状,叶脉在灯下是透明的。叶片边缘达到二成或三成红,呈银珠红,绿背,珠砂点。手翻动叶子有“沙沙”响声。
三、炒青
炒青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叶子酸的活性,中止氧化作用,利于保持品质和成茶外形、色泽形成。
炒青以“高温、快速、多闷、少透”为原则,使用两炒方法,中间结合揉捻,即两炒两揉。
手工炒青用平锅。第一次温度130~140℃,时间4~5分钟。第二次炒青温度稍低,以120℃左右为宜,时间5分钟左右。注意温度要适当,温度过高易产生焦边焦叶,影响香气滋味;温度太低则易产生红梗红叶,造成青涩、香低味浊等。
炒青适度判断:手捏叶子有粘手感,能成团,折梗不断;鼻闻无青草味,微显茶香。
四、揉捻
揉捻目的是使条索紧结,并破坏叶内细胞,使茶汁溢出附在茶叶表面,耐冲泡。
揉捻原则是要热揉,先轻揉后重揉,快揉。可用小型揉茶机,时间不超过10分钟。第一次揉后解块再炒一次,并稍散热,即进行第二次温揉,揉捻方法同第一次,揉念时间为7~10分钟,至茶条紧结为适度。
五、烘培
水仙茶的烘焙采用慢火薄烘,即毛火、足火两次干燥。
1、毛火:揉捻叶置于炭火焙笼上,摊放量约0.5公斤,烘温80~90℃,时间10分钟,每隔2分钟翻1次,注意解去小团块,翻动3~4次。每次翻动时搬离炭火,避免茶末等掉入火中烧焦,被茶条吸收而影响品质。毛火烘到茶条不粘手、约六成干即下烘摊凉。
2、足火:每个焙笼摊叶15公斤左右,温度50~60℃,烘焙至以手折梗脆断、可捏成粉末状为度,下烘摊凉后即可包装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