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深入到农区实地了解农民在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后得到的实惠时,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的农民多吉次仁深有体会地说:“有了机械化帮忙,我现在承包的500亩农田不愁忙不过来,从前500亩的青稞请人帮助收割需20多天,现在3天就可完成。机械化作业速度就是快。”一直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农民种粮非常辛苦,年轻的农民大多不愿一年四季围绕几亩土地转,纷纷选择了进城打工。
10多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他们进城打工创造了条件。如今在农忙时节,进城务工的农民不需返乡抢收抢种,只需寄些钱回家就可以快速、高质量地把要做的农活完成了。“过去没有机械,全部雇人作业,不仅作业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现在500亩农田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感觉比较轻松。今年准备再买两台大中型拖拉机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如果有可能的话准备再承包一些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多吉次仁说。
补贴政策惠及农牧民
自治区农牧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鼓励农牧民使用“机耕、机播、机收”,各级农牧部门积极利用政策优势,调动农牧民购机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农机具的拥有量和配套率。
截至目前,西藏购置补贴农机具累计达到7万台(部),补贴农机具由“十五”末的240台(部),增加到今年的18000台(部);实施补贴县、农场、社区累计达到221个,范围由“十五”末的1个县扩大到61个县、3个农场;补贴种类由“十五”末的4大类6个品种扩大到今年的11大类738个品种;受益农牧民群众累计达到7万余户、50余万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覆盖了西藏所有农牧业县和农场,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