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高热病疫情已被遏制
下一主题:退耕还林10年实施4.15
“进口主要为了平抑物价,解决人们心中的恐慌。”纪建平说,“国际和国内粮价上涨和世界金融危机有直接关系,在各国都在解决由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政策会带来通胀的问题,所以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一般来讲,危机过后都会发生规律性通胀。”
他表示,从吉林省来看,粮食安全主要是在玉米方面。“今后也可能有少量进口,并不意味着玉米需求增大,供应不足的问题。”纪建平认为,玉米供应量应该能够满足加工需要、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总体来看,中国粮食对外依赖度不大。
对于今年吉林省粮食收成,主管农业的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信心满满。“我们主产区今年不但丰收,还会是特大丰收。”他说。
吉林省在农业上的主要矛盾是旱灾,对粮食生产影响大。“但今年主要是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很大,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破坏很大。但对农业主产区影响并不大。”王守臣说。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避免农产品过快上涨,同时不遗余力地打击国内推高绿豆和大蒜价格的投机者。政府18日出台规定,各地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以改善一些大城市日益严峻的食品供应状况。规定指出,各地方政府要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纪建平说,中国进口很少一部分粮食以及出台一系列措施主要是为平抑物价,解决人们心中的恐慌。
由于全国多个地区暴发洪水,使7月份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推高至3.3%。这是CPI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超过了中国政府今年3月确定的3%的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