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一只蜱虫咬出的乡村公
下一主题:汉中秋收全面展开 机
而农业系统与气象系统之间的有效协调,一方面受基础设施(包括气象和农业)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现有应急响应机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政府能不能推出针对气象服务进行补贴的鼓励政策,让农户很容易地接收到气象服务信息,而不是等缴费后才能用?”张正斌在质疑的同时强调,目前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在技术层面已不存在障碍,关键还在于政策的支持引导。
张正斌认为,气象预报应该成为一个减灾防灾的预报平台,气象部门既要和水利部门紧密结合,及时通报各地河流洪涝灾害情况,还要和农业部门结合,测报各地土壤墒情、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天气变化乃至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才能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应对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同时,要延长气象预报的时间,并将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常态化,多向农户介绍通俗易懂的气象知识及防灾减灾知识,积极主动地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田宝强则提出,要解决气象预警的有效接收和反应问题,还需要对现有农村的组织制度进行创新。比如大力发展农村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发挥村委会的应有作用,变一家一户应对气象预警为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应对气象预警的方式;同时继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鼓励土地向新型集体经济或专业化的农户家庭流转,也有利于提升土地经营主体对气象预警的重视和反应程度。
可以判断,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传统农业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让粮食生产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正从更深层次考验着农业系统对日渐多变的天气条件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