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三周年
发布时间 2010-09-23 浏览 25557 次
塘、新都桥至康都,接着又从理塘南下乡城返回中甸,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处这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三角”处,步行100多天,走了2700多公里,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田野考察。1990年8月3日的《云南日报》第一版中,以《“茶马之道”考察组启程》为题,对此举的大致情况进行了报道。

1992年,忠实记录“六君子”的考察经历和研究成果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六君子”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沿途2000多公里的种种“神奇与独特文化”以生动翔实的笔墨展示了出来。最主要的是,“六君子”在紧紧抓住滇、藏、川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尤其是根据曾经活跃在这一带的“马帮”,提出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无论是史学界,还是民族学界,抑或是考古学、民俗学、藏学等学界,“茶马古道”这一概念都是第一次得到系统的论述。

在随后的论著中,木霁弘等人不断对茶马古道的概念、线路和范围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如1993年4月份在《“茶马古道”文化简论》中,木霁弘指出“茶马古道”基本有“唐蕃古道”、“茶马互市”道和滇藏道,同时他还认为滇藏道是真正意义的“茶马古道”。在2001年出版的《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中,木霁弘进一步指出:

茶马古道运行范围在中国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区域,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等省。而国外则直接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进一步还涉及到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

茶马古道的线路以现今西双版纳,思茅的勐腊、勐海、普洱、思茅、澜沧等产茶地为中心地来扩散开,向西北行走,经过景谷、镇沅、景东、南涧、巍山、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丽江、中甸、德钦、左贡、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宗、工布江达、拉萨,可从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

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

另外,我们认为‘身毒道’、‘滇越麋泠道’等均应该视为“茶马古道”。

针对有人认为“身毒道”、“进桑麋冷道”、“茶马古道”、“剑南道”、“大秦道”、“西蜀经吐蕃通天竺道”等组合成“南方丝绸之路”的观点,木霁弘在《茶马古道考察纪事》和《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等著作中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道路网络进行了“正名”:

(1) “南方丝绸之路”的名称,显然因为中国北方有条丝绸之路,故而使用的一个模仿式的名称,这让人感到生硬,总觉得和我们现实中的这条路离得太远太远。

(2) “南方丝绸之路”只是一种文本考证意义上的线路,它的现实性成分较少,其对商业、文化贡献缺乏确定性。

(3) 不能概括云南特有的路途和自身的商品载体,“丝绸”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云南同外界商品交易的主体。

(4) 茶马古道传输着茶文化,茶至今仍是世界第一饮料,可以认定云南和四川南部都是茶的原生地和原产地。

(5) 张骞推测的“身毒道”也只是商道,而不是丝绸路,而茶马古道是一条活生生的道路,至今仍在运转,而于史实也斑斑可考。用“茶马古道”命名,并统摄历史上当时大西南的对外的商品交易道路更符合该地区历史与现实的情况。

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过程中,木霁弘、杨海潮等人也在《“茶马古道”的意义:以唐宋以来的丽江为例》、《茶马古道的起点》等文章中指出,茶马古道并没有确切的起点与终点,茶马古道上马帮的起点也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而且,茶马古道并不是某一条或某几条道路,而是一个交通网络。这个交通网络以云南为中心,涵盖整个中国西南地区,甚至包括一些东南亚地区。

三年大事记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9月,由“茶马古道”概念的提出者之一,也是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茶马古道研究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木霁弘教授创办。

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在三年的研究和探索中,研究所紧紧依托云南大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立足云南和中国西南其他省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历史学、语言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力求深入发掘云南和其他省区的历史、文化、民族、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借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年来,主要有以下大事:

u 2007年9月,云南大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分云南大学洋浦校区格物苑和金林碧水小区两地办公。

u 2008年5月,云南大学洋浦校区办公室合并至金林碧水小区办公室。

u 2009年初,与云南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由云南农业大学提供办公室,在云南农业大学内设立研究分部。

u 2009年12月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物局合作,开展茶马古道线路及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

u 2010年3月底4月初,与澳门行政公署联合举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茶文化馆开展

u 2010年6月2~7日,由研究所大力支持协助的“中国文化遗产普洱论坛茶马古道遗产保护及培训”在云南省普洱市顺利召开。

u 2010年7月,云南丽江马帮路民族文化艺术馆成为研究所的第一个研究基地。该馆开馆于2009年6月,为全国第一家以微缩模型的形式立体展现茶马古道全景的艺术博物馆,历时四年精心制作而成。

2. 人才培养与教学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前后,在所长木霁弘的指导和安排下,积极配合云南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各项实习和田野调查工作。先后组织学生参与了以下田野调查、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

(1) 对云南省内各个地州市旅游景区景点、食住行企业和地方特产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云南旅游大全》一书。

(2)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新农村建设田野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富村之路》一书。

(3) 云南省玉溪市烟草发展及烟俗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云烟之乡》一书。

(4) 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产业发展史及三七种植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文山三七——跨越生命百年》一书。

(5)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五尺道、悬棺等历史遗迹和县情调查采访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明月万里照关山》一书。

(6) 香格里拉考古、历史记录和民间口传资料的调查及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香格里拉文化史》一书。

(7) 214国道祥云至临沧段公路铺设及各施工单位管理和文化建设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了《心路》一书。

(8) 保山市四县一区县情和区情调查采访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昌盛宁远》、《施韵甸美》、《隆运之阳》、《龙啸山陵》和《腾云冲霄》五本书。

(9) 开远市24个村寨情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并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编撰相关的书籍。

通过一系列的州县和乡村的田野调查,不仅扩充了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民俗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视野,同时也为他们深入了解云南提供了线索和途径。

在研究所所长木霁弘的指导下,自1999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名同学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他们的硕士论文有:

u 《语言与神话关系新论》

u 《<全宋词>中描述的年节》

u 《田野合作中的互视——怒江茶马古道上的一次影视记录分析》

u 《唐代的题诗习俗与<全唐诗>中的“题壁诗”》

u 《纳西族与藏族宗教联系的语言学考察》

u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世人生活的反礼俗倾向》

u 《隋唐<金刚经>报应故事研究》

u 《<云之南>和<德拉姆>——影像写作文化的两种方式》

u 《从<马可波罗游记>和<徐霞客游记>看元明时期云南的民俗文化》

u 《汉语语义背景下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u 《元杂剧的婚姻礼俗研究》

u 《庄周到葛洪,先秦两汉时期神仙信仰民俗文化构建》

u 《云南少数民族武术的文化艺术功能》

u 《口传文学与民俗生活看布朗族的茶文化艺术——以芒景村布朗族为例》

u 《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影视剧中的再创作——以<宝莲灯>为例》

u 《<山海经>中的农业民俗》等

不仅如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还积极选拔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先后为云南大学旅游人类学专业和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输送了两名博士研究生。

3. 文化产业与规划

早在研究所成立之前,木霁弘等人就已经开始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制作之中。如早在20世纪末期,木霁弘便积极参与滇西北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形象的塑造。2003年,木霁弘又与田壮壮导演及日本NHK电视台合拍纪录片《德拉姆》并荣获2005年国家文化部、广电部和中国文联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华表奖”。

自2007年9月成立后,研究所充分利用早期文化产业实践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扩大了文化产业的活动领域和与地方政府合作的范围,先后取得了以下成果:

u 2007年7月,开展开远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最终成果出版为《开远文化的新视界——第四趟列车》。

u 2007年10月,承办开远市“走向和谐——开远城市发展高峰论坛”,论坛论文最后结集为《走向和谐——开远城市形象论坛论文集》

u 2008年底,与美国……*

u 2008年起,与文山州三七特产局合作开展三七产业的文化研究与推广。

u 2008~2009年,与日本NHK电视台合作拍摄元阳梯田和云南高考考生情况的纪录片。*

u 2008年起,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联合研究和出版历史语言研究所于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云南人类学照片图册。

u 2008年7月起,与文山州西畴县旅游局合作,进行西畴县香坪山生态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