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专家在不断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有效举措。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种苗生产面临着绝佳机遇,省林业厅厅长耿怀英认为:“全省种苗产业应抓住空前有利的形势做大做强。”
去年,省委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决定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今年,省政府《林业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11-2020年)》即将下发,省政府办公厅已下发了《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省人大常委会于前不久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形成了 “五位一体”强力推进的良好格局,林木种苗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从内需市场的角度看,在全省造林绿化工程对种苗的需求保持旺盛的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林改工作极大地释放林业的发展潜力,广大林农和造林业主对良种壮苗的要求更为迫切,平陆县农民吴宏伟说:“以前是‘有种就采、有苗就栽’,现在林子是自家的,买苗木就是买收成,必须货比三家,择优选种。”
今年,国家启动林木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提振了各地发展种苗产业的信心,为种苗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2006年国家林业局依据《种子法》相关规定提出了林木良种补贴的建议,今年5月下旬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6月财政部以《关于拨付2010年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的通知》正式给各省拨付了良种补贴资金。目前,我省已到位600万元,分别补贴给4个国家良种基地280万元,5个省级良繁基地320万元。据了解,下一步我省还要建立一批省级良种基地,省里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
改革创新抓住机遇 瞄准市场集中发力
目前,省林业厅已经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种苗生产的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争取利用3-4年时间把全省育苗面积扩展到85万亩,基本解决苗木短缺和苗木品种规格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全省育苗面积争取达到100万亩,全省造林绿化良种使用率达到65%,基地供种率达到90%”。
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规划目标,推进种苗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9月27日召开的全省林业种苗工作会议提出要 “壮大国有的,扶持民营的,盘活市场的”,通过深化改革和引导扶持,帮助各种所有制的苗木生产企业扩大生产,确保供应,同时加强林木种苗与市场的对接,保持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据悉,下一步我省将在确保国有苗圃土地使用性质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股份制经营,让职工以资金、劳力、信息等形式入股,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将非公有制林木种苗纳入行业管理,列入林业贴息贷款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争取每个市打造1个苗木大县,一个县扶持3个以上苗木大乡。
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标准的同时,我省还将着力建设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的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林木种苗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通过扶持中介组织,联合千家万户,建立良性循环的苗木大市场。未来我省将以太原、晋中为中心向南北辐射,建立3个到5个种苗大市场。
事实上,成立苗木花卉中介组织联合千家万户抱团闯市场,在我省已经有成功的范例。太谷县苗木花卉协会吸收495户农户为会员,建设生产基地3200多亩,带动全县1.43万户发展苗木产业。协会通过技术指导、品种推广、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办法,年均销售苗木花卉3000万株。在这个协会的努力下,我国黄河以北各地都有“太谷苗木”。
提高科技含量是促进种苗发展的又一手段。我省将依托现有骨干苗圃,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一批油松、白皮松、国槐、云杉、本地杨柳等大型优质乡土树种苗木和绿化大苗培育基地,提高我省苗木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省林业种苗站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容器育苗、全光喷雾扦插育苗、塑料大棚、工厂化育苗等技术,努力提高苗圃集约经营管理水平和现有科学技术的应用率和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