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实务:想说爱你不容易
茶产业风险投资前景虽好,但是操作起来却难度不小,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销售规模和利润额度太小。
与小企业相比,风险投资似乎更加钟爱大中型企业。数家私募资金曾经考察过林湖公司,但最后并没有达成投资协议。陈岗说,投资方评价说企业挺好,各方面都不错,但是他说不值得他投,规模偏小,如果两到三年能够上市,他肯定会投。
辛洁说,“从我们公司实际来看,我们希望企业年销售额在2亿以上,净利润能够在五千万以上,年增长率在40%到50%。”
蒋同说,公司希望选定的茶业企业营业额能做到两千万,纯利润400万。三到五年内,达到五个亿的销售规模,实现上市。
俞学文认为,风险资本投资中国茶产业要有耐心,要有长期持股的准备,不要只是期望短期内能大量转股套现,让茶业企业完成管理和人材储备,靠一年、三年甚至靠五年都不够,品牌需要积累。俞学文说,“作为茶业企业家,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资本遇到了茶,茶准备好了吗?资本,你会跟茶白头偕老吗?”
不少茶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做好接受资本的心理准备。陈岗认为,“接受风险投资,就要愿赌服输。蒙牛引进风险投资的时候,牛根生签了一个对赌协议,我们中国茶产业的老板有几个敢签对赌协议?”
茶企怎么做?
俞学文认为,企业要打“全国牌”,不是浙江政府就打浙江的茶叶,云南就打云南的茶叶,而是要打中国茶,中国茶是六大茶类。一方面,企业要有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在区域市场要结合本地消费传统和特点。
“企业千万不要打造全产业链,”王文礼说,“你千万不要只做生产,或者千万不要只做种植,这肯定在未来发展中你会走得很困难。至于我自己怎么做,我不能误导大家。”
陈岗认为,中国的茶产业可能在未来几年会有一次革命——资源整合。宜宾原来有800家茶企,经过三五年的整合,目前只有130家,这个就是一个整合。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整合出一个川红集团。
蒋同认为,到目前为止,茶企多是以单个的品牌去做全国异地连锁,竞争不过当地的品牌。企业做大,还可以转型做品牌运营商,用不同的品牌主打不同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