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的底气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2010-10-03 浏览 25683 次
横生的镜头。原来,教育也能如此美丽!

  王金明打开了他在政工网上的军旅博客。“金明在线”流淌着官兵们的心声;“工作感悟”焕发着思想的火花;“心理热线”播撒着心灵甘露……这次,与会人员深刻感悟到,“网络也是‘连心桥’!”

  书生领兵有高招,王金明做战士思想工作,很注重身体力行,目的就是让战士领悟更深。

 关于在军营的人生设计——

  相信组织设计的路线图

  前两年,一谈到大学生干部,大家都会想当然地提起那个广为流传的“三部曲”:满怀信心——受挫低落——重新奋起。采访王金明先进事迹,记者听到的不再是受挫“三部曲”,而是干部的成长“路线图”——当兵体验、岗前培训、岗位锻炼、机关代培,而王金明正是这种路线图的受益者。

  谈起自己的发展之路,王金明心怀感激:从当排长到被选送至西安政治学院交叉培训,再到团政治处代培,接着担任指导员,这种从基层到机关,从部队到院校的交叉换岗让他受益匪浅。

  “如果没有组织的精心设计和培养,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我。”王金明只是该师大学生干部成长的一个缩影。据师政治部主任谷立峰介绍,为探索大学生干部复合发展路子,该师建立了大学生干部基层机关、军政、指技、兵种双向交流机制,重点是让他们在机关、基层“多打几个滚”,全面锻炼提高。

  大学生干部在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师长马涛颇有感触:以前,大学生干部在军营败走麦城比较常见,他们有的对自己成长把握不准、不得要领,多是过于强调“自我设计”,有的在基层干了不满两年,组训管带能力还很欠缺,就想往机关调,即使到了机关又被送回基层淬火。

  话题在延伸,师政委杨定宇对大学生干部进军营有着自己的见解:“玉不琢,不成器!因此,不妨依靠组织进行‘自我设计’,各级组织就是搭梯子的人,只有扶梯育人,才能让他们攀得更高。”

  “正是部队这片肥田沃土给了我们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底气!”志在军营的王金明目光看得很远,他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大学生干部的使命担当;王金明的目光看得又很近,因为他离不开基层,更离不开他所爱和爱着他的兵……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