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巧改采茶词
发布时间 2010-10-18 浏览 23376 次
旦忙炒茶,往往一直炒到天明。他说:“我把茶村这一切情形看在眼里,再加上亲身劳动的体验,实在比读任何茶书都要生动,而且深刻。”“就在这次采制春茶的沸腾生活中,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我便一气呵成写出了《采茶舞曲》初稿。歌词是采用对偶式的,谱曲则运用江南地区越剧和滩簧的单调旋律,再加以创造,唱起来优美、轻快,表达了茶村群众对于他们生活的赞美,对于未来幸福生产的向往。”歌曲作好后,姑娘们一唱就会,并且很快随着节奏,即兴舞蹈了起来。接着又化一个多月时间酝酿了茶乡技术改革剧本《雨前曲》,最后成七场越剧剧本,而《采茶舞曲》在剧本中反复迭用5次,成了这出越剧的主题歌。不久,越剧《雨前曲》由浙江越剧二团调去北京演出。一天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去长安剧场看这出越剧,演出结束后在剧场座谈,周总理说:“《采茶舞曲》很动听,很亲切!只是歌词中‘插秧插到大天光’这一句,没有注意劳逸结合嘛;还有‘采茶采到月儿上’,最好也修改一下,要知道露水茶味浅,是不好吃的呀!”接着,周总理亲切地嘱咐周大风,说杭州离梅家坞很近,你到那儿去深入生活,对创作会有很大帮助的。到了60年代初,有一天,周大风正在梅家坞体验生活,突然见到周总理来,他欢快地迎上去,总理握着他的手说:“大风同志,你究竟来了!《采茶舞曲》的那两句词你改好了吗?我建议你不妨这样改:‘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你看如何?”周大风候不到几年过去,周总理还记着这件事,现时且他自己亲自修改,且改得这样好,他真是激动仍了,连声说很好!很好!就这样,《采茶舞曲》歌词最后定了下来。(其词和曲见本书第十章《茶与艺术》“四、茶与歌舞”)后来,浙江歌舞团根据京剧大师梅兰芳和舞蹈艺术家戴爱莲的倡议,把《采茶舞曲》作为独立的舞蹈节日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又后来,保加利亚作曲家把《采茶舞曲》应用于管弦乐曲,流传到国外。到1971年时,一天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夫妇到杭州指名要看《采茶舞曲》,当时这个舞曲已被当作大毒草而禁演多年,是总理的关系,又使这个深受群众欢迎的舞曲重见天日,重新上台。后来,毛主席也几次观看《采茶舞曲》舞蹈节目,有人向他反映,这是一株大毒草,毛主席说:“毒在哪里呀?我看好的嘛!”如今,《采茶舞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为亚太地区民族音乐的教材,唱遍亚洲,唱彻全世界。在人们高兴地赞叹这只优美动听的中国民族舞曲和歌词的时候,应该记住周总理为此付出的一番心血。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