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则是宋哲三早年收藏的「曼晞陶艺」款洋桶壶,当时只觉得此壶做工精良,气度甚佳,虽然景舟仿品颇多,但他一直认为此器甚有大匠之风,应是不假。1990年,他拿了此壶相片请顾老鉴定,讵料才看一眼,顾老脱口便道:「这壶怎会是在你这儿!?」原来,这壶是顾老六○年代中期所制,当时共制六把,记性甚好的顾老十分清楚其余五件目前的归宿,却万万没想到这件音讯全无的第六号作品,竟是在台湾好友手上!1993年顾老来台时,特地到宋府走访,并为此事题了张短签,以志人生萍聚一如茗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理解顾老作品的特色,宋哲三还特地去收来其师傅储铭及大弟子徐汉棠的洋桶壶,三代同堂,相映成趣,充分诠释了紫砂陶艺「薪火相传,薪尽火传」的传承精神。
大病一场 体悟有舍才有得
虽然自己是如此夜以继日地奋斗过来,宋哲三仍是奉劝大家打拚之余,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十余年前,一场生死一线间的大病,让宋哲三的人生观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躺在病榻上,我拿了两把小壶陪伴自己,那时心想『唉,要是我这辈子能去一趟宜兴,不知有多好?』『唉,要是能见到顾景舟大师,不知有多好?』这才知道,一个人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免谈!」也就是这场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让宋哲三了解「有舍才有得」的真义。
病后复出的宋哲三重新规划出自己的生活蓝图,他把大部分的时间给了自己和家人,至于他的补教王国,则全权委任其栽培出的台大法律系高材生王明智处理,「其实公司自有其体制与运作规律,只要你愿意授权下去,大方向把持好,自然能运转自如。」宋哲三笑着说:「记得『宋七力事件』吗?他的『分身』观念对我可是很有启发的喔!」有趣的是,除了在事业上充分授权,致力培养「分身」人才,宋哲三在紫砂收藏上竟也采取相同策略,他认为紫砂和茶艺都是好东西,所以也引领自己的两个儿子接触茶、壶艺术,「如果可能,我大部分的紫砂壶都会收藏两件,」「为什么?」宋哲三幽默地接道「将来我那两个分身——儿子们才不会为了抢壶而打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