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起源与特异性状
发布时间 2009-06-02 浏览 23925 次
的温度阈值在20~22℃之间,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其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在16~18℃之间。叶片白化期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是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叶绿体退化解体,叶绿素合成受阻,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缺失,导致了叶色的变化;RuBP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同时伴随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终因叶绿体不能继续发育,多余的可溶性蛋白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对其返白机理认为该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突变很可能是由核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的。

  1、白叶1号自身的特点:

  作为叶白化的茶树,历来各地读有发现,近年屡见报导,但真正能与安吉白茶相媲美的产品并未见到,或是细胞质遗传的部分白化,或全叶全年白化,或口味较差,能达到春季白化,其它季节正常,高氨基酸,低茶多酚,茶形、色漂亮,赏心悦目,而口味鲜美的目前仅为安吉白茶。而白茶中高氨基酸含量(气普法10%左右;液普法5%左右,其中L-茶氨酸占一半),L-茶氨酸对人体免疫力的提高为美国科学家实验所证实。

  2、安吉县特有的气候土壤条件,使安吉白茶的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安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使得氨基酸等物质积累多,而多酚类物质积累少,使得茶叶的鲜甜味得以充分表现,尤其适应喜欢清淡型口味的人士。据测定安吉白茶春梢一芽二叶的氨基酸含量在6-10 %左右,茶多酚在10-14%,这是安吉白茶香高味鲜的生化基础。

  3、以安吉为中心,加上长兴、德清等与安吉临近的周边地区与安吉自然资源条件相近,土地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已形成了茶叶的一个产业带,近年已融为一体,为今后的原料基地奠定了基础。目前在安吉白茶的生产加工上,以中茶所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并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生产加工模式。

  5、目前国内销路不断拓展,安吉白茶消费的文化氛围已逐步养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在政府大力引导、支持下,一批茶叶龙头企业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加快了规模化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声誉,我们相信,随着安吉白茶优良品质不断为消费者所认识,安吉白茶在不久的将来,走进千家万户,扬名国内,飘香四海。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