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闻香识茶
发布时间 2010-11-17 浏览 20721 次
意:是有选择的)舀了点茶汤用嘴尝了下,然后用小勺指着其中的几个碗说:这个,这个,还有那个,不错。

此后的品鉴实践告诉我,黄传芳先生的方法是有道理的。香气是茶气茶质的一种外在表现,通过这种外在表现可以简单估计出一款茶是否醇正、是否厚重。在有经验的鉴赏家手里,一项“香气”再配以汤色(如果可能的话再配以干茶和叶底)可以八成以上的高成功率对一款茶作出基本的判断。特别地,面对数量较多的茶要在短时间内予以品质的甑别时,先用闻香气来“过筛子”,在此基础上试喝,可以大大提高品鉴的效率。

比如,同时品鉴十款茶,要从十款茶中选出最好的一二三名。除了要具备评茶的基本标准之外,方法就很重要。如果一款一款地喝,往往时间较长且很辛苦,注意力不容易一直集中。如果同时泡出同时评定,茶与茶之间又容易互相干扰。采取如下方法会比较好:先通过香气并结合干茶、汤色、叶底等作基本判断,选出前五六名;在前五六名中通过试喝从茶气(茶质)以及滋味方面给予确认,选出前三名;前三名继续试喝至六到八泡,基本可以比出一二三了。

茶叶审评一般都讲五项外形、四项内质什么的,适用于绿茶类、乌龙茶类的标准与方法未必完全适用于普洱茶普洱茶为人熟悉的时间毕竟太短了。所以,对于中生代茶我还是坚持茶气茶质、滋味和香气这三方面的标准。所谓“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一般对年份在十年以内的茶则是:醇厚而丰富的茶质)、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并以香气为品鉴的先导。一点心得体会供茶友们参考。

云南《普洱》杂志将我两篇博文《闻香识茶》、《再谈闻香识茶》串在了一起,并让我改定,准备发于十二月期上。于是我就作了部分修改,也算回应有茶友问到的如何用简易的方法区分南方传统仓储与自然仓储。

有茶友把传统仓储简单理解成泼水、故意人为加湿的“湿仓”,把自然仓储理解成自然存放、对仓储情况不管不问,这都是误解。所谓的“湿仓”是不是直接或者间接向茶泼了水,是不是故意人为加过湿(在知道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不作为或者无力作为,算不算人为加湿?),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询问相关人士也都语焉不详。我心目中的南方传统仓储产品广泛存在于老茶及中生代茶的市场之中,相当于普洱茶产品深加工的一种手段而且有深有浅程度不同,有些产品目前已经做得相当成功,有些产品目前还欠成功,未来会怎样要继续观察,不好下最后的结论。我心目中的南方自然仓储也并非自然存放不管不问,恰恰相反需要精心呵护,特别是在仓储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面。

普洱茶被人类认识认知的时间还短,其变化发展的规律还有待在今后长期的实践中进一步被揭示。其中对仓储的要求(会导致产品香气口感等的较大差异)也在随着消费者的要求不断地演变之中。无论南方传统仓储还是自然仓储,都有做得好与做得不好的产品,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同的仓储状态仍将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共同存在,这就是普洱茶的多样性。

能够客观地看待这种多样性是做好品鉴工作的基础,也是对一名较高水准的普洱茶经营者、爱好者或者品鉴家、收藏家的最基本要求。

附:为《普洱》杂志改定的《闻香识茶》

原文作者:北京 黄刚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a5c740100ncpc.html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