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考察中国茶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蓝皮书也分析了中国茶业产品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蓝皮书指出,目前,绿茶依然是中国产量最大的茶类,大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3/4,其次是乌龙茶和红茶,大约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11%和6%,紧压茶和花茶等特种茶类大概占9%。
其中,2009年茶产量增产的新增部分主要是绿茶,绿茶的产量达100万吨,占总产量的75.8%。在绿茶宏观管理方面,四川、贵州、湖南的动作和成效“有声有色”;从内贸份额来讲,浙江绿茶仍然居第一位,其他省份产能有所增加,但是市场份额相对值变化并不明显。
2009年红茶产量略有增加,一部分源自普洱茶的产能转移,另外,国际上主要红茶生产国有所减产也诱导了国内出口红茶的增加。目前,福建地区红茶消费风潮强劲,正在慢慢向全国扩展。武夷山的金骏眉、银骏眉,福安的坦洋工夫等红茶,走在红茶风潮的前列。
2009年普洱茶产量略有减少。一方面,市场正在消化前几年的库存,经销商拿货谨慎;另一方面,云南省政府和企业调整了普洱茶产能资源。从市场来看,普洱茶开始更多地进入终端消费领域,中国北方等普洱茶非传统市场也开始显露消费升温迹象。更提振茶界信心的是,俄罗斯、德国、法国等普洱茶出口非传统市场预热加速。
在乌龙茶方面,2009年清香型安溪铁观音依然是主流,但是浓香型安溪铁观音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传统正味安溪铁观音深受茶客的喜爱,业内人士将其归结为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回归”。例如,安溪有关部门就借鉴法国葡萄酒的流通管制办法、庄园生产模式等,提升茶农组织化程度,着力打造安溪茶叶品牌梯队。蓝皮书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茶业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监管、品牌、文化、管理等诸多环节上还有相当的差距,而铁观音在这方面迈出的一小步,却是引领整个茶行业走向规范的一大步。
在综合分析之后,蓝皮书指出,中国茶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由于产大于销,企业竞争激烈,再加上茶业加工成本、原料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上升,导致茶业企业利润低于2008年。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让中国茶产业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蓝皮书指出,随着茶业的发展,各种问题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茶业经营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要尽快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并组建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同时要完善茶叶的标准体系,各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现有行业标准,组织茶叶生产、销售,并控制好市场节奏,制止类似普洱茶市场过度炒作行为的发生。此外,要推广茶叶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开发茶产品品种,做到口味多变、能喝能用,提高行业产业化程度。重点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将茶产品广泛应用到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并及时进行扩张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