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加工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11-04-03 浏览 30009 次
存在以及进口棉商进入国内市场的诸多因素影响下,各棉花流通企业应调整经营理念来积极应对挑战,结合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本地化的优势,走出“中国式棉商”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1、利用合作社模式掌控棉花资源

越来越多的棉花加工流通企业意识到掌控上游棉花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能在价格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保障企业和棉农的利益,一直是各个涉棉企业不断探讨的问题之一。“专业棉花合作社”模式,由棉花企业牵头棉农参与合作社,为实现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和棉农的双赢提供了全新的途径。该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在传统的棉花生产和收购环节中增加了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利用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订单农业”和“保底收购价”保证棉花的种植面积和棉农的收益,再通过棉花加工流通后的“二次返利”加强棉农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从而保障企业获得稳定的棉花资源(详见下图)。


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较早的引入“企业+合作社+棉农”的合作社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形成了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银丰模式”。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湖北省各主产棉区创办和领办了20余家棉花专业合作社,辐射植棉面积58万亩,带动农户5.3万多户,企业每年从农户手中收购的棉花近10万吨。

2、利用金融市场工具规避市场风险

国外的棉商熟悉国际棉花期货市场,对于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认同度较高,可以熟练运用期货工具控制风险、锁定收益。我国的棉花期货于2004年6月才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刚刚进入第7个年头,而且市场参与者以套利者为主,多数棉花企业尚未学会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规避风险。随着棉花的价格波动幅度增大,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在棉花收购和销售中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因此引入期货套保工具将是我国棉花加工流通企业稳健发展,实现从“棉贩”到“棉商”转变的重要保障。2004年棉花期货品种开通以后,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尝试使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成功规避了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保证了企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的“订单+期货”模式获得湖北省证监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高度肯定,并被郑州商品交易所作为期货示范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3、完善的产业链增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从最上游的棉农采摘到最下游的棉纺厂,整个棉花加工流通过程有收购、加工、采购、仓储、物流、交易等多个环节。此前受体制及资金制约,各棉花企业都有相对独立的业务分工,传统的棉花流通行业主要业务是在采购和销售方面,不断延伸产业链已经成为棉花企业保持竞争力并不断做大做强的趋势。产业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产业链的延伸降低各环节成本;2、产业链的完整保证了公司可以直接掌控更多的资源;3、可通过产业链获取不同环节的利润水平。如四川省棉麻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棉花产业、涤纶短纤、纺织加工、仓储物流、外贸进出口等五大主要经营板块,由于产业链较为完整,整体盈利水平进一步增强。

4、自有棉花仓储物流能力将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棉花具有“季节收购、集中加工、全年销售”的特点,在棉花收购季节,大量的棉花从棉农手中收购以后,需要储存在仓库中,仓储能力不足会制约流通企业的棉花收购加工及采购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规模。因此,大型棉花加工流通企业纷纷新建或者扩建仓库,打造专业的棉花仓储物流基地。如湖南省银华棉麻产业集团股份公司2009年9月建成10万吨集“电子商务交割、网上超市、流转基地、监管配送”功能于一体的棉花物流中心,是湖南乃至全国设备最先进、配套设施最完备的现代大型棉花物流基地之一,专业的棉花仓储物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可以预见,通过专业合作社掌控棉花资源,充分发挥金融工具的避险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链,同时提高自有的棉花仓储物流能力将是未来我国棉花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趋势。

棉花课题组提 中国农业网刘晓红审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